当日徐锦桃给王氏下的散筋散,因为王氏及时吃下礼大夫遗漏在住所的药丸,【歪打正着】解去了体内的毒素。
却也因这次生产,对王氏身体造成伤害,短时间内需得日日服用汤药调料,还得坐足双月子。
王氏服用的汤药,不好再过奶水喂养孩子,好在村里有两户人家的孩子还未断奶。
锦绣提议阿娘亲自去给两家送礼,两家乡亲看到张婆子提来几斤肥猪肉和几条大草鱼便已动心思,更别提张婆子后来提出付月银,还有每日伙伙供应。
避免影响两家孩子的口粮,帮忙到徐家喂养哥儿的两位嫂子,一天三顿好汤好肉伺候,每人每天给哥儿喂两顿。
两位嫂子吃的好,奶水也充足,解决了王氏这个当娘的忧虑。
喜当爹的徐锦贵,更多时候是关心媳妇王氏的身体,毕竟是头一回当爹,对孩子总是没那么细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孩子生下来后都是张婆子手把手照顾,做为过来人,也担心王氏多想,时常把孩子抱到王氏屋里,等王氏睡下了再把哥儿抱回主屋,生怕打扰王氏调养身体。
老四夫妻俩得知王氏早产给徐家添了男丁,翌日便派人往乡下送来不少滋补的药材。
王家心疼闺女,当然也有所表示,从家里抓来五只老母鸡给王氏补身体。
哥儿的名字是贺年庚给起的,说到给孩子起名字,倒是一波三折。
张婆子说哥儿是她膝下【头一个】男孙,不想再延续老徐家的【志】辈,秉承着贱名好养活儿,给孩子取名叫徐狗蛋。
徐锦贵这个当爹的哪怕对孩子不够细心,也不想将来儿子埋怨自己的名字,没得成日【狗蛋儿~】的叫。
但是又觉得老娘说的有道理,这儿子得来不易,将来他和媳妇不一定还能要上孩子,更希望哥儿身体康健成长。
于是,夫妻俩在屋里想破了脑袋,重新给取了另一个名字,徐大牛。
毕竟,牛在乡下人眼里是最健壮的存在,不仅能干活,还好养活。
本来吧,锦绣做为小姑,不想掺和侄子取名大计。
不曾想,某日在饭桌上,阿娘和五哥因为哥儿的名字叫【狗蛋儿】和【大牛~】之间起了分歧。
最后,阿娘和五哥把问题抛给了她,让她帮忙在二者之中选其一。
锦绣差点没被米汤倒呛,不管是【狗蛋儿~】还是【大牛~】,她真的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