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灵念探秘:山谷实验室的科研攻坚与希望之光

清晨的阳光洒在山谷那片宁静又开阔的土地上,泛起一片柔和的光晕,仿佛给这片即将开启新征程的地方蒙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幕。林宇、陈峰、李浩、凌风以及黑袍人陆续来到这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坚定与期待的神情,目光交汇间,默契已然在心底生根发芽。

林宇率先站了出来,手中拿着一沓厚厚的图纸,那上面详细地绘制着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各自的规划布局与构造细节。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有力地说道:“兄弟们,今天咱们齐聚在此,就是要一起打造出这几个对咱们山谷至关重要的实验室。有了它们,咱们就能更好地去钻研那能搜索灵念的仪器了,这事儿意义非凡,大家可得齐心协力。”

众人点头,眼神中满是认同。陈峰拍了拍林宇的肩膀,笑着说:“林宇,你就指挥吧,咱们都听你的,你这专业的,肯定心里有数,咱们保证按要求把活儿干好。”

说罢,大家便立刻行动起来。李浩和凌风主动揽下了搬运材料的任务,只见他们朝着不远处堆放材料的地方走去,两人先是合力抬起一根粗壮的木材,步伐虽略显沉重,但却稳稳当当,一步一步朝着搭建场地挪来。李浩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打趣道:“凌风,这木材可真够沉的呀,不过咱们这力气也没白练,还能扛得动呢。” 凌风也咧嘴笑道:“那是。”

林宇和陈峰蹲在那片开阔的土地上,周围堆满了长短不一、粗细各异的木材。两人身前摊开着那张绘制精细的图纸,阳光洒落在图纸上,将上面的线条和标注映照得越发清晰。

林宇微微眯起眼睛,目光在图纸与眼前的木材间来回穿梭,他先是拿起一根较为粗壮的木材,小心翼翼地放在地上,对照着图纸上标注的位置,反复调整着角度,嘴里还轻声念叨着一些力学方面的要点。

接着,他又拿起另一根木材,朝着陈峰的方向递过去,同时说道:“陈峰,这根得稍微斜一点,按照力学原理,这样能让框架更稳固,承受更大的重量呢。你看啊,斜着放置的话,力的分布会更均匀,整个框架在后续搭建起来后,面对各种外力冲击或者承载实验设备的时候,就不容易出现变形或者坍塌的情况。”

陈峰赶忙伸手接过木材,认真地点点头,依照林宇所说的,将木材的一端微微倾斜,然后仔细观察着与其他木材之间的契合度,一边调整一边回应道:“明白了,林宇,你这物理学知识真是派上大用场了,我得多跟你学学呀。我虽然懂些工程方面的东西,可这力学原理在实际运用里,还得是你钻研得透彻呀。”

林宇笑了笑,拍了拍陈峰的肩膀,说道:“咱们各有所长嘛,相互学习才能把这实验室建得更好呀。这搭建框架可是基础中的基础,容不得半点马虎,每根木材的位置、角度都关乎着整个实验室的质量呢。”

说罢,两人又继续专注地摆弄起木材来。林宇拿起一根长木材,准备作为框架的横梁,他先是用卷尺量了量长度,又比对了一下图纸上的尺寸,确认无误后,朝着陈峰喊道:“陈峰,来搭把手,咱们把这根横梁架上去,得和那边那两根竖梁形成合适的角度,这样才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陈峰立刻应了一声,两人合力抬起那根横梁,小心翼翼地朝着已经立好的竖梁处移动,一边挪动一边留意着角度的变化。在即将放置到位的时候,林宇仔细地查看了一番,说道:“再往左偏一点,对,就是这样,好嘞,放!” 随着一声轻响,横梁稳稳地落在了竖梁上,与其他木材构成了一个规整且稳固的框架结构雏形。

两人站起身来,退后几步,审视着眼前的成果,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那功能齐全、能助力他们研制出搜索灵念仪器的实验室矗立在这片土地上的样子。随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继续投入到下一轮木材的摆放与固定工作中,一心要为实验室打造出一个坚实无比的框架基础。

黑袍人在一旁看着大家忙碌的样子,也没闲着,他运用自己的灵力检测一下地面的平整度,确保实验室的基础打得扎实牢固。

随着一根根木材被拼接固定,物理实验室的框架渐渐有了雏形,大家的干劲也越发高涨起来。李浩和凌风完成了材料搬运的任务后,也赶忙过来帮忙,几个人齐心协力,有的扶着框架,有的敲打着钉子,那 “叮叮当当” 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仿佛奏响了一曲充满希望与力量的乐章。

在搭建的过程中,大家也不忘讨论着各个实验室的特殊需求。陈峰说道:“这生物实验室啊,得格外注意通风和采光,还有温度的控制也很关键,毕竟里面要放置很多对环境要求比较高的生物实验设备呢。要是通风不好,空气不流通,那些微生物培养啥的可就容易出问题;采光不足,观察样本的时候也不方便;温度一旦不稳定,更会影响到实验的准确性和那些娇贵仪器的使用寿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宇听了,停下手中正在比对木材角度的动作,连连点头,深有同感地回应道:“没错,陈峰你说得太对了。咱们在后续的建造中可得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像通风口的位置、大小,还有窗户的朝向、数量,都得精心规划才行。而且啊,综合实验室也是一样的道理,要合理划分不同的功能区,方便咱们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实验。”

说着,林宇直起身子,用手比划着解释道:“综合实验室里,咱们既要留出专门放置物理实验器材的区域,又得有空间来摆放化学试剂和相关设备,更得考虑到以后要是有新的研究方向拓展,也能有地方安置对应的东西。所以各个功能区之间得有明确的分隔,同时又要保证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干扰,还得方便咱们在不同区域之间走动、操作,这都需要好好琢磨琢磨。”

忙碌了好些日子,实验室的基本搭建工作总算是告一段落了。这天傍晚,大家围坐在山谷中的那张熟悉的饭桌旁,饭菜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可每个人的心思却还都萦绕在刚搭建好的实验室以及那尚未研制出来的灵念搜索仪器上。

林宇放下碗筷,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我和陈峰这段时间一边忙着搭建实验室,一边也没闲着,一直在琢磨那灵念搜索仪器的事儿。现在啊,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已经完成这仪器的图纸设计啦!”

众人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眼睛都亮了起来。陈峰在一旁也满脸笑意,接着说道:“是啊,这图纸可是我们反复推敲、精心绘制的,把各种物理原理还有工程构造都考虑进去了。只要按照这图纸来制作,我觉得应该问题不大。”

郭若云迫不及待地问道:“那按照这个进度,什么时候能真正看到这仪器长啥样呀?”

林宇笑着回答道:“最快一周就可以出模型了呢!当然啦,这中间可能还会遇到些小问题,不过我们会尽力去解决,争取能按时把模型做出来,到时候咱们就能看看这灵念搜索仪器的雏形,再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它了。”

黑袍人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与期待,说道:“林宇、陈峰,你们俩辛苦了,这可真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啊。这灵念搜索仪器一旦研制成功,对咱们山谷来说意义非凡,以后咱们就能提前察觉到周边的灵念情况,无论是防范那些心怀不轨的黑暗灵念者,还是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都能更加得心应手了。”

灵念智者也激动地说道:“没错,有了这仪器,咱们山谷的安全保障可就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呀。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灵念的分布和特性,说不定能推动咱们对灵念的研究迈向更深层次呢。”

大家纷纷附和,饭桌上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又欢快起来。李浩兴奋地拍了拍林宇和陈峰的肩膀,说道:“你们俩可太厉害了,这效率真高啊!等模型出来了,我也来帮忙,看看还能做点啥,咱们一起把这仪器尽快完善好。”

林宇和陈峰相视一笑,林宇回应道:“哈哈,有大家帮忙那肯定更好了,咱们齐心协力,争取让这灵念搜索仪器早日派上用场,为咱们山谷的发展出份力呢。”

其实林宇和陈峰着手绘制灵念搜索仪器的图纸,背后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智慧碰撞的历程。他们从加入郭若云的团队开始研究灵念的实质性,起初对于灵念的本质和特性仅有一些模糊的概念,只知道灵念是一种神秘而强大的能量形式,在山谷周围若隐若现地存在着,且不同人的灵念似乎有着细微的差别。

为了弄清楚这些,林宇一头扎进了自己的物理学知识海洋中,翻遍了曾经搜集来的各种古老典籍和现代学术资料,试图从科学理论的角度去解析灵念的能量波动模式和可能的传播规律。他常常在堆满书籍和草稿纸的房间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反复推导着各种公式,在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复杂的计算和假设。

陈峰则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出发,四处寻找各种可能有用的零件和材料,对它们的性能和用途进行反复测试。他跑遍了山谷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到周边一些废弃的房屋和遗迹中去搜寻那些看似不起眼却可能蕴含着独特价值的物件。

在这个过程中,两人也并非一帆风顺。他们时常会因为某个部件的设计原理或者某个数据的准确性而争论得面红耳赤。有一回,关于仪器的核心感应装置的设计,林宇坚持采用一种基于量子共振原理的方案,认为这样可以更精准地捕捉到灵念的微弱波动;而陈峰则担心这种设计在实际制作过程中过于复杂,难以实现稳定的性能,提出了一个相对传统但更加实用的机械感应结构。两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争论持续了好几个小时,谁也说服不了谁。

然而,正是这样的争论成为了他们突破难题的契机。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他们逐渐发现了各自方案中的优点和不足,最终决定将两种设计思路进行融合。林宇对量子共振原理进行简化和优化,使其能够与陈峰提出的机械结构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设计出了一个既具备高灵敏度又拥有良好稳定性的核心感应装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