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夫人颜氏的马车往京都西城郊外的大觉寺。
大觉寺依大觉山而建。
大觉山四面陡峭,只东面一条板石铺就的阶梯拾级而上。
窄长的石板路沿着山形时而陡坡时而平展,呈之字形一直延伸到半山腰的大觉寺门口,中间隔着几道门。
坐落在半山腰的大觉寺其实不大,在整个京都周遭的寺庙规模里,它只能算是个小寺庙。
但它妙在建得巧,悬在半山腰,陡且难攀,若不打开入山大门,几乎无法进去。
整个寺庙是个四进的院落,每层院落沿着山势拔高,一层比一层递进。
四周种满了杜鹃,此刻正是杜鹃花开的季节,花色绛红粉白,远远望去,犹如碧绿青山点缀着的一抹红霞,堪称世外桃源。
大觉寺不常开门,只在初一十五时招待香客。寺内却是供奉不断的,常年香烟袅袅,并不觉得清冷。
庙内常住十几口人,除了孙夫人颜氏身边伺候的两个小妮子,其余都是带发修行的壮年女子。一水儿的素衣缟服,面色清淡。
马车在山门口停下,两个小妮子打着灯笼把颜氏迎进门,大门便“吱呀呀”从里关上。
马车车夫便打马往山门右边马厩去了。
山门右侧,除了马厩,还建着一小栋石楼,石楼有三层高。是车夫跟厨子杂工们的住处。他们只在白日上山打杂,晚上是要下山居住的,看起来更像是守门人。
穆泱在距离石楼大约十丈开外的树林里落脚,他打量着石楼动静。
此刻刚入夜,石楼门口吊着灯笼,但屋里已经熄灯,那些杂工们多半已经入睡。
车夫把马车停在石楼前方的小院,便也进了石楼其中一间小屋,也不点灯,估计是摸索着直接爬床睡了。
再看拾级而上的进山阶梯,此刻颜氏已经由两个小妮子一前一后护着,走到了第二道门。
打开门锁,三人进门,回头锁上。
三人继续沿着之字形阶梯迂回而上,约莫走了五六十个台阶,又来到第三道门,打开,走进去,后头的小妮子关上,再往上十几个台阶,就是大觉寺的院门了。
院门外的屋檐下,悬挂着昏黄的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