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奶瞧着这婆媳俩一来一回的,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意。

她心里清楚,亲家母人实在,没啥毛病。这张桂枝就是性子急,爱嚷嚷,平日里节俭惯了,显得有点小气,但也没什么坏心眼。

都是苦日子熬过来的人,谁以前不是这样呢?自己早年不也一样,要不是婆家日子过得早一些宽裕起来,加上这段时间如意变着法做好饭好菜伺候着,自己哪能这么大方呢。

姜阿奶和声细语地跟张桂枝解释:“如意说了,大家伙不吃肉就没力气,吃得好,干活才更带劲,进度也能快些。”

张桂枝听了,又抬眼望向远处那些正卖力干活、挥洒汗水的姜家村人,点了点头说:“还真是这么个理儿,怪不得如意能得圣上赏赐呢,懂得就是多。”

这会儿,不光姜家小院和荒地这边炊烟袅袅,村里家家户户的烟囱也都升起了炊烟。

如今日子比以前好过些了,大家都能吃上三顿饭。谁愿意饿着肚子只吃两顿呢?吃饱了,上工的时候才能更专心呐。

在如意那一双巧手下,蜜汁鹌鹑、虎皮鹌鹑蛋、凉拌豆角、宫保鸡丁、锅贴杂鱼,还有爆炒河虾,一道道色香味俱全,且每样的分量都十足。

自然,也单独盛出了一些,放进食盒里。姜长业带着食盒,往学堂给刘风父子送去,之后再把杉子和自己大外甥领回家。

要说这杂鱼和河虾,还是姜长业一大早就在村前那条溪流里捕来的。

这位有家却不能回的汉子,原本照料鹌鹑的活儿是交给他的。这两日,他的活计被旁人顶了,又不喜种地,便拿上篓子和鱼竿,到溪边去了。

说来,这鱼和河虾,村里的人都不爱吃。寻常人家舍不得放油,也不懂放料去腥,所以这条溪流里鱼产可丰富了,姜长业捕了不少回来。

芳霏夹起一只河虾,用牙熟稔地剥掉虾壳,嚼着虾尾,美味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咽下虾肉后,开口说道:“姐啊,这蒜味儿不够冲,你种的辣椒啥时候能吃呀!”

如意咽下嘴里的鱼肉,应道:“快了,都已经冒出辣椒尖了。”

刘氏也满是怀念蒜爆鱼的滋味,说道:“今年得了辣椒种子,来年咱得多多种些。”

其余姜家的人,还有刘家大外甥、小双姐妹,往日里都没吃过河虾,今日头一回尝鲜,便学着芳霏的样子,用牙剥起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