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深思熟虑了一会儿,然后说道:“主公,如今樊城形势危急,我们必须马上采取行动。我提议,主公可以亲自率领荆州军前往樊城支援,同时派遣使者前往江东,请求孙权出兵相助。”
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话,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他明白,诸葛亮的计策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于是,他立即召集荆州军,准备前往樊城。
在出发之前,刘备再次找到诸葛亮,问道:“军师,此次前往樊城,我军获胜的把握有多大?”
诸葛亮微微一笑,回答道:“主公请放心,樊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军只需坚守城池,等待江东援军到来,便可一举击退曹军。”
刘备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率领荆州军,浩浩荡荡地向樊城进发。
与此同时,孙权收到刘备的求救信后,也意识到了局势的严重性。他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应对之策。
“各位,如今刘备来信求救,樊城情况危急。我们是否应该出兵相助呢?”孙权问道。
大臣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应该出兵相助,有的则认为应该谨慎行事。
这时,鲁肃站了出来,说道:“主公,刘备与我们是盟友,如今他有难,我们理应出兵相助。而且,曹操此次南征,目的是为了统一天下。如果我们不出兵相助,曹操一旦攻下荆州,下一个目标就会是我们江东。”
孙权听了鲁肃的话,心中豁然开朗。他说道:“子敬所言极是。我们应该出兵相助,与刘备共同对抗曹操。”
于是,孙权任命周瑜为大都督,率领三万水军,前往樊城支援刘备。
在鄱阳湖水寨,鲁肃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平静。他带来了主公的命令,要求周瑜率军前往樊城驰援刘备。周瑜听闻此令,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波澜。
周瑜深知曹操的强大,如果此时江东抽调兵力去驰援刘备,那么江东的防守必然会变得薄弱。然而,刘备也是他们的盟友,樊城的安危同样关系到江东的利益。周瑜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在心中不断权衡着利弊。
过了一会儿,周瑜抬起头来,看向鲁肃,问道:“如果曹操此时来攻打江东,又有谁能来救援我们呢?”鲁肃被周瑜的问题问得一时语塞,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无法回答。
是啊,谁能来救援江东呢?曹操的势力如日中天,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而江东虽然也有一定的实力,但与曹操相比,还是显得有些弱小。如果曹操真的在此时攻打江东,那么江东很可能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周瑜站起身来,在水寨中来回踱步,他的心中充满了忧虑。他知道,主公的命令必须服从,但江东的安全同样重要。他必须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驰援刘备,又能确保江东的安全。
思考了许久,周瑜终于停下了脚步,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看向鲁肃,说道:“鲁肃,你立刻回禀主公,就说我周瑜愿意率军前往樊城驰援刘备。但请主公放心,我一定会留下足够的兵力来守卫江东。同时,我们也要密切关注曹操的动向,做好一切防范措施。”
鲁肃听了周瑜的话,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周瑜是一个有智慧、有担当的人,他的决定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点了点头,说道:“好的,我这就回去禀报主公。”
在鲁肃离开后,周瑜又召集了一众将领,详细地布置了防御事宜。他知道,曹操是一个强大的对手,他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争。
鄱阳湖水寨中,气氛变得紧张而凝重。每个人都知道,一场关乎江东存亡的大战即将来临。但他们也相信,在周瑜的带领下,江东一定能够战胜曹操,保卫自己的家园。
曹魏的夏侯渊、夏侯惇、张辽、徐晃四位大将,率领着五万兵马,猛攻樊城。而樊城太守徐庶,则率领着两万兵马,镇守樊城,腹背受敌,形势十分危急。
夏侯渊、夏侯惇、张辽、徐晃四人,都是曹操麾下的猛将,他们久经沙场,战斗力极强。他们的打法非常凶猛,每一次冲锋都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让人胆战心惊。而且,王厚率领的百万兵马在后方源源不断地运送补给,这使得曹军的战斗力更加持久,让樊城的守军感到了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