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王厚,威震天下!

周瑜微微一笑,说道:“孔明先生在信中言道,新野城池坚固,易守难攻。他已安排关羽、张飞二位将军率领精兵,埋伏于城外,只待曹军来犯,便可将其引入埋伏圈,一举歼灭。”

“军师果然神机妙算!”众将纷纷赞叹。

太史慈却眉头紧锁,说道:“都督,末将以为,此事还需谨慎。王厚诡计多端,万一他识破孔明先生的计谋,又该如何应对?”

周瑜沉吟片刻,说道:“子义所言甚是。为防万一,我等还需早做准备。传令下去,三军集结,随时准备支援江夏!”

“诺!”众将齐声应道。

甘宁跃跃欲试地说道:“都督,末将愿率领一支精兵,前往新野助战!”

周瑜点头道:“兴霸勇猛过人,可担任此重任。但切记,一切需听孔明先生号令行事,不可轻敌冒进。”

“末将领命!”甘宁兴奋地抱拳应道。

周瑜再次环视众人,沉声说道:“诸位,新野之战,关系到我江东的生死存亡,务必全力以赴,不得有误!”

“诺!”众将齐声应道,斗志昂扬。

不过,鲁肃却狐疑不定!

大都督是去协助刘备,还是侵吞江夏?

孙权于柴桑大殿之上来回踱步,焦躁不安。樊城失守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得他心神俱乱。王厚势如破竹,曹操大军兵临城下,荆州危在旦夕,江东岂能独善其身?

“诸位,王厚已攻克樊城,曹操大军压境,荆州危如累卵,我江东该如何应对?”孙权停下脚步,目光扫过殿中众人,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

张昭率先出列,拱手说道:“主公,王厚智谋过人,曹操兵强马壮,如今荆州已失,我江东势单力薄,难以抵挡。为今之计,只有投降方可保全基业,免遭战火荼毒。”

孙权闻言,眉头紧锁,心中颇为不甘。投降曹操,意味着多年的基业拱手让人,他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张纮也出列劝道:“主公,张子布所言极是。王厚用兵如神,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我江东与其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如今投降,尚可保全性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顾雍紧随其后,说道:“主公,臣也以为,投降是眼下最好的选择。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示好,或许还能争取一些优待条件。”

虞翻也附和道:“主公,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大势已去,唯有投降方能明哲保身。”

殿中众人纷纷劝说孙权投降,言辞恳切,句句在理。孙权心中挣扎不已,他紧握双拳,沉默不语。

小主,

“主公,莫要犹豫了!”张昭再次劝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如今王厚势大,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我江东唯有投降,方能保全基业,免遭生灵涂炭。”

孙权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然我孙氏基业,岂能轻易拱手让人?我意已决,绝不投降!”

孙权怒目圆睁,猛地将手中的酒樽掷于地上,发出一声清脆的碎裂声。酒水四溅,如同他此刻激荡的心情。殿内顿时一片寂静,张昭、顾雍等一众文臣武将皆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

“投降?尔等身为吴臣,竟劝孤投降曹贼!岂有此理!”孙权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带着不可抑制的愤怒。

张昭年迈,却依旧沉稳,他拱手道:“主公息怒,臣等并非贪生怕死之辈,只是如今曹操势大,又有王厚这等毒士辅佐,我江东危在旦夕。与其负隅顽抗,最终落得城破人亡的下场,不如早日归顺,以保全江东百姓的性命。”

“是啊,主公,”顾雍也上前劝道,“王厚此人,智谋深不可测,连诸葛亮都屡次败于其手。我江东兵力远不及曹操,与其螳臂当车,不如明哲保身。”

孙权脸色铁青,他环视众人,眼中充满了失望和愤怒。“孤自继位于兄,便立誓要守住江东基业,如今虽强敌压境,但岂能不战而降?尔等如此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成何体统!”

张昭等人还想再劝,却被孙权厉声打断:“够了!孤意已决,绝不投降!尔等若再敢言降,休怪孤不念旧情!”

众臣见孙权如此坚决,只得无奈地退了下去。待众人散去,孙权独自一人坐在空荡荡的大殿之中,心中烦闷不已。

他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波涛汹涌的长江,心中思绪万千。曹操大军压境,江东危在旦夕,他该如何应对?难道真的要坐以待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