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多虑了。”王厚打断曹丕的话,语气冰冷,“这樊城之中,皆是我的人,公子有何顾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曹丕脸色苍白,他明白王厚这是在敲打他,警告他不要再耍小聪明。
“先生,我错了!”曹丕终于低下了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恳求,“我之前不该算计先生,还请先生原谅我的过错。”
王厚看着曹丕低声下气的样子,心中并没有感到丝毫的快意。他知道曹丕并非真心悔改,只是迫于形势,不得不低头认错。
“公子言重了。”王厚淡淡地说道。
王厚挥了挥手,唤来守在门外的张辽:“文远,替我送送公子。”
张辽领命,对曹丕做了个“请”的手势,曹丕面色铁青,却不敢发作,只得悻悻离去。送走曹丕,王厚揉了揉眉心,曹丕的小动作让他心烦意乱,如今战事吃紧,他实在没精力应付这些琐事。
“来人,备马!”王厚沉声吩咐。
曹丕被送走后。
王厚准备攻打新野!
“下令,召集所有将领议政!”
王厚一声令下,张辽、张合、于禁、李典、徐晃五员大将齐聚中军大帐,军师贾诩也已落座。帐内气氛肃杀,诸将皆知,大战在即。
“诸位将军,樊城休整完毕,我意即刻出兵新野,迟则生变!”王厚语气坚定,目光如炬。
贾诩捋了捋胡须,缓缓起身:“丞相,新野乃荆州北门户,易守难攻,我军虽兵强将勇,却也不可轻敌。诩不才,略备上中下三策,供丞相定夺。”
王厚示意贾诩道明,帐中诸将也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位老谋深算的军师。
贾诩清了清嗓子,说道:“上策,遣精锐奇兵,绕过新野,直取襄阳。新野乃刘备粮草辎重囤积之所,襄阳则是荆州治所。若我军能迅速攻占襄阳,则新野守军必将军心涣散,不战自溃。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
“此计甚妙!”张辽抚掌赞道,“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可收奇效!”
贾诩微微颔首,继续说道:“中策,分兵三路,一路佯攻新野正面,吸引守军主力,另两路则绕道攻击新野两翼,形成包围之势。如此一来,可将新野守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此计虽不如上策出奇制胜,却也稳妥可靠。”
徐晃沉吟片刻,说道:“此计虽稳,却需兵力雄厚,方能三路齐进,形成合围。”
“不错,”贾诩应道,“我军兵力充足,此计可行。”
最后,贾诩语气一转,说道:“下策,便是强攻新野。新野城防坚固,易守难攻,若强攻,必然损失惨重。即便攻下新野,也恐无力再战。此策实属无奈之举。”
于禁皱眉道:“强攻新野,实非良策,我军将士恐伤亡惨重。”
王厚听完贾诩的上中下三策,心中已有了决断。他深知襄阳乃荆州重镇,易守难攻,奇兵突袭虽然可行,但风险极大。而分兵三路,则过于稳妥,耗时日久,恐生变故。
“军师之策,甚为精妙。”王厚沉吟片刻后说道,“然我意已决,取中策!”
“丞相英明!”众将齐声应道。
王厚随即开始部署作战计划:“张辽将军率领五千精兵,佯攻新野正面,吸引敌军主力。”
“末将领命!”张辽抱拳应道。
“张合、徐晃二位将军各率领一万兵马,分别绕道攻击新野两翼,务必切断新野守军与外界的联系!”
“末将领命!”张合和徐晃齐声应道。
“于禁、李典二位将军率领剩余兵马,作为预备队,随时策应!”
“末将领命!”于禁和李典也齐声应道。
“军师,此战便有劳你坐镇中军,运筹帷幄!”王厚看向贾诩说道。
“将军放心,诩定当竭尽所能!”贾诩拱手应道。
部署完毕,众将领命而去,各自准备出征。王厚望着帐外旌旗猎猎,心中豪情万丈。他知道,新野之战,将是主公统一荆州的关键一战!
许昌城,丞相府内,气氛凝重。曹操端坐于主位之上,眉头紧锁,目光扫过堂下众人。荀彧,荀攸,陈群,程昱,钟繇等一众谋士皆在座,各个面色沉重,一言不发。
“诸位,”曹操率先打破沉默,“王厚孤军深入,如今深陷新野,与孙刘联军对峙,战事胶着,诸位可有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