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王厚,兵不血刃取襄阳!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一位蒯家子弟站起身来,慷慨激昂地说道:“庞公此言差矣!我等身为汉臣,岂能降曹?大丈夫理应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另一位蔡家子弟也附和道:“不错!我蔡家世代忠良,岂能做出这等背主求荣之事?”

庞德公摇摇头,叹息道:“两位贤侄,你们只看到了忠义,却没看到现实。如今襄阳城危如累卵,即便拼死抵抗,也不过是徒增伤亡。与其玉石俱焚,不如保存实力,以待来日。”

蒯良也劝说道:“两位贤侄稍安勿躁。庞公所言,并非没有道理。我等固然要忠于汉室,但也要顾及襄阳百姓的安危。若是城破,生灵涂炭,岂不辜负了我等肩上的责任?”

两位年轻子弟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明白蒯良和庞德公的苦心。他们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无奈地坐了下来。

蒯良见众人不再反对,便继续说道:“既然如此,我等便商议一下如何与曹操谈判,争取最好的条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如派人前往曹营,探探王厚的口风。”

蒯良点点头:“正合我意。就由德珪(蒯越,蒯良之弟)前往曹营,与王厚商谈投降事宜。”

蒯越领命而去。他来到曹营,径直求见王厚。卫兵通报后,蒯越被引进营帐。

王厚端坐于帅案之后,正低头看着地图。蒯越上前行礼:“在下蒯越,蒯异度,见过王军师。”

王厚抬起头,目光如炬,打量着蒯越。此人虽身材矮小,但气度不凡,举止从容,一看便知是饱学之士。“异度先生不必多礼,请坐。”王厚抬手示意。

蒯越也不推辞,依言坐下,开门见山道:“王军师神机妙算,料敌如神,我等佩服之至。如今襄阳城危在旦夕,我等不愿玉石俱焚,故特来向军师请降。”

王厚微微一笑:“异度先生此言差矣,我主曹操并非好战之人,此番南下,乃是为了匡扶汉室,解救黎民于水火之中。襄阳城乃荆州重镇,若能兵不血刃而下,实乃百姓之福。”

蒯越点点头:“军师高义,我等深感钦佩。只是城中百姓人心惶惶,还望军师能够承诺,保全他们的性命和财产。”

王厚爽朗一笑:“这是自然!我主曹操仁义之名,天下皆知。只要襄阳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我军秋毫无犯。”

蒯越心中稍安,又问道:“敢问军师,我等投降之后,该如何安置?”

王厚沉吟片刻,说道:“我主惜才如命,对于有识之士,更是求贤若渴。异度先生乃当世英杰,若能为我主效力,必将大展宏图。至于城中其他氏族,只要真心归顺,我主定会妥善安置。”

蒯越心中暗叹,看来刘琮的命运已定。他继续问道:“城中百姓多有担忧,不知军师可否立下字据,以安民心?”

王厚笑道:“异度先生多虑了。我王厚一言九鼎,岂会出尔反尔?不过,为了让襄阳百姓安心,我这就修书一封,向他们保证,只要开城投降,便可保全性命和财产。”

说罢,王厚唤来书记官,当场修书一封,盖上自己的私印,交给蒯越。蒯越接过书信,仔细阅读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心中大定。

“多谢军师成全!我这就回去,劝说城中众人开城投降。”蒯越起身告辞。

王厚起身相送,拱手道:“异度先生请慢走。明日午时,我就在城外恭候佳音。”

蒯越再次行礼,然后转身离去,心中感慨万千。此番前来曹营,他原本忐忑不安,生怕王厚会提出苛刻的条件。没想到王厚竟然如此爽快,不仅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还承诺保全襄阳百姓的性命和财产。看来,这位名震天下的毒士,并非浪得虚名。他确实是一位深明大义,心怀天下的智者。

蒯越回到襄阳城后,立即将王厚的承诺告知了城中众人。众人听后,无不欢欣鼓舞,纷纷表示愿意开城投降。

次日午时,襄阳城门大开,蒯越率领城中官员和氏族代表,出城迎接曹操大军。

“军师,军师!大事不好啦!”张飞风风火火地闯进帐篷,打断了诸葛亮正在进行的沙盘推演。

诸葛亮眉头微蹙,手中羽扇一顿:“翼德,何事如此慌张?”

张飞粗着嗓子喊道:“襄…襄阳丢了!那王厚妖言惑众,荆州氏族竟然…竟然开城投降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