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王厚打江夏

孙权听着众臣的劝谏,心中犹豫不决。他知道,向王厚称臣纳贡,固然可以保全江东,但却会让他颜面尽失,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来报:“报——周瑜将军从柴桑赶回,求见主公!”

孙权闻言,精神一振,连忙说道:“快宣!”

须臾,周瑜身着戎装,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大殿。他向孙权行了一礼,朗声道:“主公,臣听闻王厚大军进攻江夏,特来请战!”

“公瑾,你来得正好!”孙权连忙问道,“如今王厚大军压境,江夏危在旦夕,你认为我军该如何应对?”

周瑜毫不犹豫地答道:“主公,唇亡齿寒,江夏若失,江东危矣!我军当立即出兵援助刘备,共同对抗王厚!”

张昭等人闻言,纷纷出言反对。

“周将军,王厚兵强马壮,我军若是出兵援助,必然损兵折将,得不偿失啊!”

“是啊,周将军,如今唯有向王厚称臣,方能保全我江东基业。”

周瑜扫视众人一眼,厉声说道:“诸位大人,你们只知保全自身,却忘了唇亡齿寒的道理!江夏若失,王厚下一个目标必然是江东,到那时,我们还有何颜面苟活于世?”

周瑜顿了顿,继续说道:“主公,臣愿率领江东儿郎,驰援江夏,与刘备并肩作战,共同抵御王厚!请主公恩准!”

孙权看着周瑜坚定的眼神,心中豪情万丈。他猛地站起身来,拔出腰间宝剑,高声说道:“好!公瑾,我就命你为大都督,率领十万大军,驰援江夏!此战,我江东与刘备共存亡!”

小主,

“臣领命!”周瑜接过孙权的宝剑,躬身领命。

江东十万大军,在周瑜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开往江夏。旌旗蔽日,战鼓雷鸣!

许昌,丞相府内,灯火通明。荀彧手持一卷竹简,快步走进曹操的书房,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色。

“丞相,大喜!大喜啊!”

曹操正伏案批阅公文,闻言抬起头,见是荀彧,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文若深夜来访,必有喜讯,快快说来听听。”

“丞相,探子回报,王厚已分兵四路,进攻江夏!”荀彧兴奋地说道。

曹操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眉头紧锁,手中的笔也停了下来。他沉吟片刻,问道:“他先前与刘备对峙,为何突然强攻江夏?”

荀彧笑道:“丞相,刘备屯兵江夏,此乃荆州重地,王厚拿下江夏,便可顺江而下,直取江东!”

曹操目光闪烁,缓缓说道:“王厚一举歼灭刘备,占据荆州!”

“正是如此!”荀彧捋着胡须,得意地说道,“如今刘备被困江夏,腹背受敌,江东孙权又被王厚牵制,丞相只需静观其变!”

曹操听后,却并未露出喜色,反而更加忧虑起来。他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沉声说道:“文若,你只看到了眼前之利,却忽略了长远之忧啊!”

荀彧不解,问道:“丞相此言何意?”

曹操转过身,目光炯炯地盯着荀彧,说道:“王厚此人,雄才大略,诡计多端。他若真能拿下江夏,便可坐拥整个荆州,地盘扩大,文武众多,实力将更上一层楼!到那时,我怕他不受我掌控!”

荀彧闻言,心中一惊,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过于乐观。他沉思片刻,说道:“丞相所言甚是,是我考虑不周。那依丞相之见,我军该如何应对?”

曹操背着手,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沉吟不语。良久,他才停下脚步,说道:“如今之计,我军也需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围困新野,牵制关羽张飞,一路挥师南下,直逼江夏,夺王厚之功!”

荀彧道:那丞相要及早出发了,毕竟已经向陛下辞行……

是啊!整顿兵马!

六十万大军南下!

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