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王厚被囚起风云

狂风卷着细沙,拍打在江东的楼船之上,发出噼啪的声响。

孙权手持一卷竹简,正襟危坐于船舱之中,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色。

他粗犷的眉毛高高挑起,一双鹰隼般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嘴角也咧开一抹得意的笑容。

“好!好!真是天助我也!”孙权放下竹简,声音洪亮,在船舱中回荡,“曹操匹夫,终究还是中了计,竟敢囚禁功臣王厚!此乃上天赐予我江东的大好机会!”

周瑜身着一身深蓝色战袍,腰间佩着一把精致的宝剑,他缓步走到孙权面前,拱手说道:“主公,此事或许另有蹊跷,还需谨慎行事。”

孙权闻言,眉头微皱,不悦地看向周瑜,“公瑾,此等良机,岂能放过?曹操大军南下,本就令我江东岌岌可危,如今他自乱阵脚,我等岂能不趁机攻取荆州?此乃一举两得之计!”

周瑜并未被孙权的喜悦冲昏头脑,他语气平稳,分析道:“主公,曹操老奸巨猾,此举或有深意。王厚被囚,或许是他故意示弱,引诱我军出兵。若我军贸然行动,恐中其圈套。况且,荆州刘备亦不可小觑,若我军与曹操交战,难免会被他坐收渔翁之利。”

孙权听罢,原本兴奋的神情逐渐收敛,他摸着下巴,陷入沉思,目光也变得深邃起来。

原本紧握的拳头也缓缓松开,指尖轻轻敲打着桌案。

船舱内一时静了下来,只有海浪拍打船身的沉闷声响,一下一下,如同孙权的心跳。

与此同时,在荆州城内,刘备正襟危坐,手中紧紧攥着一封急报,他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胡须也微微颤动。

他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此刻充满了希望。

“曹操此贼,果然狼子野心!囚禁了王厚!此乃天赐良机,复兴汉室,指日可待!”刘备声音略显激动,在屋内回荡。

诸葛亮羽扇轻摇,踱步上前,神色淡定,“主公,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切不可轻举妄动。”

刘备有些不解,他看向诸葛亮,“军师,曹操自乱阵脚,此乃我军千载难逢的机会。若能趁此机会,收复荆州,岂不是……”

“主公,曹操之奸诈,天下皆知,此举恐是其缓兵之计。他囚禁王厚,或许是想引诱我军出兵,以解其南下之困。”诸葛亮缓缓道来,声音平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智慧。

刘备闻言,眼中原本闪耀的光芒,逐渐黯淡了下来,他攥着竹简的手也微微松开,脸上的激动神情,也逐渐被凝重所取代。

他抬头看向诸葛亮,目光深邃,“军师所言极是,是我考虑不周了。”

突然,刘备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站起身,眼中精光一闪,却又立刻被隐藏起来。

“备有一事不明,还请军师解惑。”

……

孙权烦躁地在船舱中来回踱步,厚重的战靴踏在木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一下一下敲击着周瑜的神经。

舱外的江风呼啸,如同野兽的低吼,更添了几分压抑。

孙权剑眉紧锁,鹰眼中的光芒闪烁不定,时而锐利如刀,时而阴沉似水。

他反复思量周瑜的谏言,权衡利弊,最终颓然坐下,重重地叹了口气。

“公瑾所说的话,非常有道理。我一时冲动,差点误了大事。”他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语气中带着一丝懊恼。

周瑜见状,心中稍安,拱手道:“主公英明。”船舱内的气氛凝重,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只有江水拍打船身的声音,单调而沉闷。

荆州城内,刘备来回踱步,手中的竹简被他捏得咯咯作响。

诸葛亮轻摇羽扇,神色平静如水,目光却深邃如夜空,似乎能洞察一切。

屋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刘备焦虑不安的面容,也映照着诸葛亮波澜不惊的面容。

刘备不时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看向诸葛亮,欲言又止。

诸葛亮始终保持着沉默,只是静静地摇着羽扇,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