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荀彧进言释王厚

议事厅内,原本压抑的氛围瞬间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令人窒息的慌乱。

众将面面相觑,眼中的惊恐如同潮水般涌现。

他们方才还沉浸在曹操带来的震撼之中,庞统大军压境的消息又如同一记闷棍,将他们彻底打懵。

许褚那张黝黑的脸庞此刻已是煞白,他魁梧的身躯微微颤抖,嘴唇哆嗦着,仿佛一个被吓坏的孩子。

他那双原本凶狠的眼睛,此刻也充满了迷茫和不安。

紧紧握着剑柄,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那双锐利的眼睛里,此刻却充满了困惑和焦虑。

张合、于禁、李典、徐晃等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神色慌张,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久经沙场,身经百战,却从未遇到过如此诡异的局面,敌军竟然直接杀到了家门口,而且来势汹汹。

曹操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得仿佛暴风雨前的天空。

他能感受到众将的恐慌,但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庞统的出现,完全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他原本以为可以轻松拿下江夏,然后挥师南下,一统天下。

然而现在,他却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泥潭。

空气仿佛凝固了,时间也变得异常缓慢。

议事厅内,除了粗重的呼吸声,再无其他声响。

众将的目光都集中在曹操身上,他们渴望从曹操那里得到答案,得到指引,但他们发现,曹操的脸上也充满了茫然和不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让他们心中的恐慌更加强烈,如同野火般迅速蔓延开来。

曹操的双手紧紧地攥成拳头,指甲深深地掐入手心,带来一阵尖锐的疼痛,但他却感觉不到。

他知道,他必须尽快做出决断,否则,许昌危矣。

然而,他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僵局,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庞统的突然袭击。

他想不明白,庞统明明还在江夏,为何会突然出现在许昌?

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他究竟在谋划什么?

就在这压抑到极致的氛围中,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熟悉的声音打破了死寂:“丞相!此事,或可还有转机……”

荀彧步履稳健,须发皆白,却掩不住眉宇间的沉着与睿智。

他立于厅中,拱手道:“丞相,庞统此举,意在江夏,而不在许昌。如今江夏告急,我军腹背受敌,不如释放王厚将军,以安其心,令其专心御敌。”

曹操闻言,眉头紧锁,目光如炬,在大厅中来回扫视。

众将皆屏息凝神,不敢言语。

良久,曹操沉声道:“文若,王厚拥兵自重,其心难测,放虎归山,岂不是后患无穷?”

荀彧神色不变,侃侃而谈:“丞相明鉴,如今江夏危急,若王厚将军心生怨怼,里应外合,则江夏必失。届时,我军将陷入被动。反之,若释放王厚,则可稳住军心,令其全力抗敌。待平定江夏之后,再徐徐图之,方为上策。”

曹操沉默不语,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发出沉闷的声响,一下一下,敲击着众将的心弦。

厅内气氛凝重,仿佛一根紧绷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最终,曹操长叹一声:“也罢,就依文若所言,释放王厚,令其即刻返回江夏,戴罪立功!”

与此同时,宛城死牢中,王厚被沉重的铁链锁住,冰冷的铁链紧紧贴着他的肌肤,带来一阵阵刺骨的寒意。

昏暗的牢房中,弥漫着一股霉味,令人作呕。

他不禁想起当年,曹操对他赏识有加,委以重任,何等风光无限。

如今却沦为阶下囚,世事无常,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