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目光在司马懿脸上停留了片刻,然后转向荀彧。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荀彧,你认为此计如何?”
荀彧微微躬身,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丞相明鉴,王厚虽有勇力,但其心未必可测。若放虎归山,恐后患无穷。不如先假意答应庞统,以稳住其军心,再图后计。”
曹操点点头,他再次转头看向司马懿:“文和,你以为如何?”
司马懿脸上仍旧带着那抹惯常的淡然,微微一笑:“丞相,荀先生所言极是。庞统虽智谋过人,但难免被形势所惑。我们不妨先与之假意谈判,待其放松警惕,再施以雷霆手段。”
曹操随即下令:“传令下去,即刻派遣使者前往荆州,与庞统谈判。假意答应释放王厚,稳住对方。”
传令兵应声而退,营帐内再度陷入一片沉寂。
曹操的目光再次转向王厚,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感,既有欣赏,也有警惕。
“王厚,你可知本相为何迟迟未定你的去留?”曹操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丝威严。
王厚挺直了脊梁,目光坚定地回应:“末将自知无大过,若有不当,愿受丞相处置。”
曹操微微一笑,心中的天平仍在摇摆。
他虽欣赏王厚的勇猛,但更担心其心不齐,一旦放虎归山,难保不会有反心。
而此时,营帐外的风吹草动,也仿佛在提醒着他,时间不容拖延。
“本相给你一个机会,若能助我破敌,自可功过相抵。”曹操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试探。
王厚微微躬身,坚定地回答:“末将愿为丞相效死命,不敢有二心。”
曹操点了点头,目光却依旧锐利,似乎在审视着每一个细节。
他挥了挥手,示意王厚可以退下。
王厚退出营帐,心中却并未完全放松。
他能感受到曹操的目光始终紧紧跟随,仿佛一根无形的绳索,将他牢牢束缚。
庞统得知曹操的回复后,眉头紧锁,心中的疑虑并未减少。
他坐在案前,手中摩挲着一张地图,若有所思。
“先生,曹操此计,恐有诈。”马良的声音在庞统耳边响起,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庞统点点头,目光依旧坚定:“曹操多疑,此计必有深意。传令各营,即刻整军,准备进发许昌。”
马良眉头微皱,却也不再多言,只是坚定地点头应命。
庞统站起身,目光穿过营帐的缝隙,望向远方的天空。
他的心中已有了决断,而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庞统与马良商议后,决定兵分两路。
一路大军直逼许昌,一路精锐暗探潜入城内,探查王厚情况与曹操意图。
庞统深知,曹操老谋深算,此次谈判恐怕另有隐情。
大军开拔,旌旗蔽日,战鼓雷鸣,一路浩浩荡荡向许昌进发。
荆州大军进军神速,沿途城池望风而降。
不几日,大军便抵达许昌城下。
许昌城内百姓听闻荆州大军压境,无不惊恐万分。
街道上人潮涌动,哭喊声、叫骂声此起彼伏,一片混乱。
商铺紧闭,家家户户门窗紧锁,唯恐被战火波及。
空气中弥漫着恐惧和绝望的气息,仿佛末日降临一般。
城外,庞统立马于高坡之上,俯瞰着城内景象,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许昌城内,曹操听闻庞统大军已至城下,心中不禁一惊。
他立即召集众臣商议对策。
“庞统来势汹汹,我军该如何应对?”曹操语气沉重,目光扫过堂下众人。
堂内气氛凝重,众臣皆面露忧色。
荀彧上前一步,拱手说道:“丞相,庞统此举,意在救王厚,我军不妨……”
“报——”一声急促的呼喊打断了荀彧的话。
一名传令兵慌慌张张地跑进大殿,跪倒在地,气喘吁吁地禀报:“丞相,荆州军已将许昌城团团围住,城内百姓人心惶惶,请求丞相定夺!”曹操脸色阴沉,目光如刀锋般扫过堂下众人。
“诸位,可有何良策?”
大殿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不敢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