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快速浏览,脸色变得更为难看,长叹一声说道:“达瓦齐在信中表示,愿意归顺大清,条件是迎娶端淑长公主为正妻。”
兆惠闻言,怒火中烧,骂道:“达瓦齐杀了端淑长公主的丈夫,还要娶长公主为妻?简直是痴心妄想,厚颜无耻!”
有大臣察言观色,见皇上似乎偏向求和,了然道:“达瓦齐既有归顺之意,若是能不费一兵一卒,便能平息准葛尔之乱,这是双赢之法。”
兆惠气得浑身发抖,怒斥道:“你糊涂!堂堂大清公主岂能二嫁给弑夫仇人?若再次和亲,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我大清软弱可欺!”
那名大臣被兆惠骂得面红耳赤,低着头小声辩解:“臣……臣只是觉得,能不动刀兵,总是好的。”
“放屁!”兆惠怒不可遏,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对方脸上,“达瓦齐这种逆贼,就该铁拳铁腕铁石心肠,重刑之下其余四十九部还有谁敢罔顾大清法纪!”
兆惠一番慷慨陈词,朝中武将纷纷响应,请战之声不绝于耳。
然而弘历却面露犹豫,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文武百官顿时噤若寒蝉,目光齐刷刷地望向皇上,等待他的旨意。
但弘历思来想去,更加心烦意乱,只能说出一句:“兹事体大,又涉及端淑长公主,朕不得不考虑太后,更需谨慎。”
“朕先回养心殿,退朝。”
说完,弘历屁股快速离开龙椅,几乎是小跑着离开大殿,留下一众大臣面面相觑。
太后得知朝堂上的争论后怒不可遏。
她如何看不出来,皇上已在暗中考虑让恒娖二次和亲。朝堂上的大臣个个都是人精,想必之后也会纷纷附和圣意。
恒娖是太后的心头肉,早年和亲已经让她痛苦得肝肠寸断,一想到女儿还要承受屈辱嫁给仇人,太后心都要碎了。
于是,太后亲自来到养心殿,与皇上彻夜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