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一枕槐安【殷时朝篇】

千载难逢缘 飞笛 2189 字 2天前

上古十二真神其座下皆有一得力助手,龙族座下有金乌一族。

不照城便是金乌圣地,棠溪辞则是金乌族族长并不照城主。

因承龙族恩情,得半神之躯,遂誓死追随。

与其一样,凤凰座下,便为孔雀一族,亦是半神之躯。

可自上古十二真神相继陨落后,这些半神妖族便隐居于世。

殷时朝作为孔雀一族,幼时不慎脱离了族群,被世人觊觎半神之躯,陷入险境。

幸得棠溪城主救下,带回不照城抚养着。

龙族变故他知晓,所以爷爷便带他去看了还未孵化成形的白流萤。

还同他说,它是龙族最后的遗孤,从此以后,便是他的亲人。

那时他年纪尚浅,对万物皆抱有好奇之心,便日日守在它身侧,期待着它破壳出世之时。

不过几月,便等到了这个喜讯,他成了小家伙出世后看到的第一个人。

待她化形,他身后便多了条小尾巴。

他记得,在他离开不照城前,她是叫白七。

他唤她小七,她唤他阿兄。

小家伙生性高傲,除爷爷外,便只同他一人亲近。

凭着那声“阿兄”,他自愿担起了教导她的责任。

由于她天生神力,爷爷不许她使真刀真枪,怕误伤了旁人。

所以,在他的记忆里,小七的剑,皆是树枝木棍。

但这并不影响她的武学的天赋,练成之时,同他对战,丝毫不落下风。

小七身份特殊非常,她的许多行动也跟着受到限制,竟是连不照城,也不能离开。

起码他在时,是这样的。

于是,他便从外边为她带回不照城未曾有过的东西,同她讲不照城未曾出过的故事。

她总是津津乐道,仔仔细细地听着他的讲述,时不时夸上一句:

“阿兄真厉害!”

他对于这个妹妹,甚为紧要,不愿见她难过,也不忍让她受伤分毫。

陪同她成长,给予她呵护,无微不至的关照,相伴的时日久了,竟对她生出了恻隐之心。

他深知不该如此,不该对小七动妄念。

可是这股情绪如熊熊烈火,不能平息。

由于少时遭遇,他并非什么大胆之人,在情爱这一方面,更为怯懦,便只能将此情,掩于心底。

在不照城中的年岁,如同星奔川骛,竟已是五百年。

那夜,在星空下的房檐屋瓦,他看向那时独属于他的月光,心底情绪泛滥。

他问她,若是以后出了不照城,她想去做什么?

“天下大同,万物共生。”

她这样说。

可这江湖的万分险恶,他已见过了,又岂是说平,便能平的?

可若是她愿为此,他想,给她一个太平盛世。

这样,她日后出了不照城,才不会太失望,亦不会受太多的伤。

有了这个念头,便在心中暗暗发誓,去替她实现这个愿望。

可小七黏人的紧,若是将此告知于她,她定会吵着闹着要同他一起去。

因此,他串通爷爷,瞒着所有人离开。

要想在江湖上站稳脚跟,就必须得有个响亮的名号。

而当时的江湖,虽群雄逐鹿,但武林盟却独霸一方,只手遮天,无疑是那个最好的选择。

凭他的本事,以武林大比出名,自是不在话下。

“殷时朝”这个名字,也成了林州人的谈资。

由于没了十二真神掌管世间,人妖两族的矛盾日益俱增,这也是天下不平,江湖动荡的最大原因。

小七的愿望便是平了这纷争,他亦是如此。

若从根源说起,终究是人类对妖族嗜血残暴的偏见。

可人有好坏之分,妖又何尝不是。

但世俗的观念深入人心,难以改变。

人类贩卖妖族,妖族残害人类,这似乎已成了一种自然的循环,变得稀松平常了。

他阻止那些黑市的妖族买卖,帮扶那些被妖族残害的百姓,宣扬人妖相合共生。

可黑市不会灭亡,即便少了一个,也还会千万个“白市”“恶市”“地市”出现,人类的恨意也并不会因为一人的帮衬而消减。

买卖利益之争不会终结,如同人妖两族恩怨不会终止。

天遂不尽人意,付出,何以见得有回果。

这些时日,小七同她传来许多封信,他逐字逐句地看了。

问他身在何处,问他为何一声不吭地便离开,独留她一人困于那不照城中。

他未回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