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时已经是下午6点多了。姑姑看着脉搏微弱的孩子,呼吸困难,不动,不哭,不闹。这样的症状对孩子来说极其危险。
其实,乜四仁的姑姑年龄不到30岁。而且自己也有孩子。好在自己的孩子一岁多了,还有少量的奶水供养。乜四仁姑姑一天米面、水没有粘牙,腿像灌注了铅一样沉重。但姑姑看看孩子,一滴一滴眼泪滴在孩子脸上。姑姑狠下心来抱着孩子,往县城走去。
乜四仁所在的小寨村庄距离县城三十公里左右,平时要走三四个小时。姑姑抱着乜四仁到县医院时,已经午夜时分。姑姑坐在医院门口等待开门。好在,一个医生出来小便,看见姑姑抱着孩子痛哭流涕,便拍拍肩膀说:“里面有值班医生,进去看看吧。”
姑姑抱着乜四仁让医生看了看,医生直摇头挥挥手,意思是抱回家去吧,没有希望了。
直到这时,姑姑才知道自己身上没有一分钱,即使医生开了药,自己也没钱取药。况且孩子不到两个月时间,根本无法吃药。姑姑依然流着泪,抱着乜四仁坐在医院门口等待天亮,把孩子抱回家交给哥哥和嫂子。
坐了一会儿,姑姑竟然打起了盹。姑姑做了一个梦:她梦见村上一伙人在嬉笑打闹。突然,一个大汉出现在她们面前。给他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意思是人在快死亡时,不管老人和孩子,只要放在烟苗地里放一晚上,第二天便可苏醒。乜四仁姑姑竟然从打盹中笑醒。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梦,人在痛苦时,竟然做的一个美梦。
笑醒之后,姑姑看看手中的孩子,嘴唇微微动了一下,但依然睁不开眼睛。姑姑来了精神,抱起孩子出了县城。她知道郊区的黄家塘村有一大片旱烟地,但看管的特别严格,四周不但有篱笆,不到100米还有一个男人看管。烟草在那个年代,属于国家统筹的重要资源。
不知不觉她来到这片烟地,其实这里并没有人,而且有一个篱笆入口。姑姑没有进去,而是寻找看烟地的人,但没有找到,她便进了烟地。
她把孩子的包裹重新整理一番,头部垫上衣服,让孩子尽量舒服一些,然后放在一个相对较平的烟沟里。姑姑实在饿的不行,扯下一片长有五十公分,宽有十多公分烟叶放在嘴里,虽然有些苦涩和难咽,她还是坚持咽了下去。之后,肚子里开始五味杂陈,要呕吐的样子。在饥饿和难受中,姑姑选择了充饥,然后一连轻轻扯下四五片烟叶吃了,她尽量选择一棵烟苗只采一片烟叶,这样别人看不出偷吃烟叶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