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了太子妃,那般温婉贤淑的女子,竟然遭到如此对待。”一位妇人同情地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泪花。
萧逸尘在太子府中听闻这些恶意谣言,气得脸色铁青,仿佛被一层浓重的乌云所笼罩。他猛地站起身来,双手握拳,由于用力过度,指关节泛白,身体也微微颤抖着。他怒目圆睁,眼神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仿佛要将那些造谣之人吞噬。他大步走到窗前,猛地推开窗户,望着窗外那些议论纷纷的人群,怒声斥道:“简直荒谬至极!何人如此歹毒,恶意中伤!本殿下一心为国,从未有过丝毫背叛大周之举,这些谣言究竟是何人所造,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他的声音如雷鸣般响亮,在整个太子府中回荡,让府中的下人们都不禁胆战心惊。
林婉清在后宫那看似静谧祥和的居所之中,却也没能逃脱那些恶意谣言的侵袭。宫女们在私下的窃窃私语,太监们偶尔投来的异样目光,以及那些前来请安的妃嫔们看似不经意间提起的传闻,都如同冰冷的针,一下又一下地扎进她的心里。
她心底深处,对萧逸尘的为人有着坚定不移的信任,从与他相知相爱,到携手走过的这些岁月里,她清楚地知晓萧逸尘的品性,明白他满心装着的都是大周的江山社稷,是百姓的安居乐业,他绝不会做出那些被谣言所描述的不堪之事。然而,即便有着这样的信任作为心底的支撑,可那如潮水般涌来的恶意谣言,还是如同汹涌的海浪,不断冲击着她的心房,让她的心中渐渐被难过与委屈填满。
小主,
白日里,她强打起精神,依旧如往常一般处理着后宫的诸多事务,对下人们吩咐事宜时,声音也竭力维持着平稳。可每当忙完一切,回到自己那略显清冷的屋子,她常常会独自一人坐在窗前。那雕花的窗框,将窗外的景色框成了一幅画,有娇艳的花朵在微风中轻颤,有翠绿的枝叶随风摇曳,还有那偶尔飞过的鸟儿,发出清脆的啼鸣。这本该是能让人心情愉悦的景致,可在她眼中,却仿佛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哀伤。
她就那样静静地望着窗外,眼神空洞而又满是忧伤,思绪早已飘远。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些谣言里的话语,想象着萧逸尘与敌国公主在一起的场景,尽管她一遍遍告诉自己那都是假的,可心里还是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沉甸甸的,喘不过气来。不知不觉间,眼眶便时常泛红,那原本清澈明亮的眼眸里,泪水开始在眼眶中打转,仿佛一颗颗晶莹的珠子,随时都会滚落下来。
她的嘴唇微微颤抖着,双手不自觉地绞紧了手中的帕子,指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她是多么想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啊,把心里所有的委屈、难过都随着眼泪宣泄出去。可是,她不能,她深知自己此刻的身份,身为太子妃,她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在这流言蜚语肆虐的时刻,她若是表现出软弱,那只会让那些谣言更加肆虐,让萧逸尘陷入更为艰难的境地。所以,她只能咬着嘴唇,仰起头,拼命地把眼泪逼回去,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依旧坚强,可那微红的眼眶和眼底藏不住的哀伤,却还是泄露了她心底的痛苦。
两人在这漫天谣言的重重围困之下,皆深刻地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已然超乎想象。若只是任由这些谣言如同瘟疫一般毫无节制地继续传播扩散,其造成的恶果绝非仅仅局限于萧逸尘个人声誉的受损。一旦萧逸尘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被恶意抹黑,那他在朝堂之上所凝聚的威望将会土崩瓦解,政令推行将会遭遇重重阻碍,而大周的稳定根基也会因此而产生动摇。
何况,此事还牵扯到敌国公主耶律瑶,关乎两国之间那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邦交关系。稍有不慎,便极有可能引发两国之间的误解与猜疑,让那好不容易得来的和平局面再次陷入剑拔弩张的危机之中,战火重燃,百姓又将深陷于水深火热的战乱之苦,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正因如此,萧逸尘与林婉清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与迟疑,毅然决然地投身于这场艰难的辟谣之战。他们仿若两只在狂风暴雨中奋力振翅的孤鸟,虽力量有限,却依旧顽强地向着那未知的希望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