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去秋来,皇帝身体不适的次数越来越多。
皇帝龙颜大怒,斩了一大批炼药的术士,却没舍得全部斩光,留了几个他觉得最靠谱的。
李凤仪近来找虞舒相谈的次数越来越多,皇贵妃终于发现她图谋帝位一事,她谨小慎微了大半辈子,就想份位熬上去再熬到当太妃,这辈子也算熬明白了,没想到生出个胆大包天的女儿。
皇贵妃把她叫来自己殿里好一顿臭骂,臭骂完又将她赶了出去,闭门自己反思了一天。
做都做了,还能怎么办,皇贵妃崩溃,崩溃完便开始想办法在宫里替她提供便利,给她扫尾。
搏一搏,往好了想,万一成了,她的老对头皇后,以后指不定还得看她的脸色过日子,皇贵妃刚开始是被李凤仪逼得不得不干,后边脑补了几回如此场景之后,给她扫尾扫得极是来劲。
还斥训她,早不有骨气,若早些有如此骨气,她便不至于如此被动,必还能更早些做准备。
李凤仪心下腹诽,早些早些,若还未做便让她知晓,她定要敲打我一番,训我不知天高地厚。面上认真赔笑,“都是儿臣思虑不周。”
皇贵妃纯粹是被迫忽然开始打工,还是为别人打工,打得有些心烦气躁,骂上女儿几句,心情便好了许多,见她应得痛快,睨她一眼,便将赶她回去了。
李凤仪翌日和虞舒商谈时还提到皇贵妃,她眼尾一扬,笑道:“别人不清楚我母妃,我却最是知道,果然就得先将她绑上贼船,然后再激她一激。”
虞舒被这对天家母女之间的博弈逗得直笑,想到李凤仪刚刚说到的事情。
皇帝开始杀道士了......虞舒正色起来,这一事件离夺位最后结局出来的时间不远了。
原剧情里,皇帝大怒杀道士的时候,虞家人的棺材才到京都,皇帝正在气头上,回来的将士们尽管打了胜仗,曹副将去宫里复命的时候没有奖赏不说,还被皇帝夹枪带棒训了一通。
他一气之下回去便辞官回了老家。
后来,庆国天灾连年,曹副将他们跟着揭竿起义,被推举成了起义军某一派的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