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的交锋,以皇帝的一句“容后再议”草草收场,却在林尘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回到府邸,一路上沉默不语,那紧锁的眉头和深邃的眼神,无不昭示着此刻内心翻涌的情绪。
书房内,檀香袅袅,却驱不散凝重的气氛。孙大儒和吴学政二人焦急地来回踱步,他们忧心忡忡,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大人,如今朝堂之上反对之声强烈,就连陛下也……”吴学政顿了顿,欲言又止。
林尘轻轻放下手中茶杯,那清脆的碰撞声,仿佛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我明白。”他沉声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疲惫,却更显坚定,“科举改革触动的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利益,他们岂会轻易罢休?”
“可如今之计,我们该如何是好?”孙大儒忧心忡忡地问道,“若是陛下也……”
“陛下只是一时被那些老家伙的言辞所惑,他心中明白,改革才是大势所趋。”林尘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不会放弃的。”
谢婉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眼前这个为了理想而奋斗的男人,心中充满了心疼。她深知林尘的抱负,也知道这条改革之路的艰难,可眼看着他如此劳心费神,却又无能为力。
“夫君……”谢婉走到林尘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柔声道,“你已经尽力了,不必太过执着。这科举改革,不如……”
谢婉的话还未说完,便被林尘打断,“婉儿,你放心,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反手握住谢婉的手,眼神坚定,“我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林尘明白谢婉的担忧,也知道此时此刻,唯有忍耐才能换取最终的胜利。他深吸一口气,看向孙大儒和吴学政,沉声道,“孙大人,吴大人,你们放心,我心中自有打算。”
夜色渐深,书房的烛光摇曳,映照着林尘那张坚毅的脸庞。他知道,这盘棋局,才刚刚开始……
书房内恢复了短暂的寂静,只有跳动的烛火偶尔发出轻微的噼啪声,仿佛在映衬着三人各异的心绪。孙大儒和吴学政明白林尘话中之意,皆沉默不语。他们都是熟读历史之人,深知改革之路的艰险,急流勇退,以退为进或许才是此刻最好的选择。
“大人,老夫明白您的苦心。”孙大儒率先打破沉默,浑浊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您放心,老夫虽已年迈,但还有一口气在,定当竭尽所能,让这新科举的种子在民间生根发芽!”
吴学政也拱手道:“大人,下官也定当尽力,为日后改革扫清障碍!”
林尘欣慰地看着二人,他知道,自己并非孤军奋战。这场改革,注定是一场持久战,他需要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才能一举击破旧势力的阻挠。
“好!我等便暂时蛰伏,待到时机成熟,再将这腐朽的制度彻底推翻!”林尘眼中闪过一丝凌厉,语气坚定,仿佛一柄即将出鞘的利剑。
接下来的日子,林尘表面上不再提及科举改革之事,转而将精力集中在整顿吏治上。他深知,想要推行新政,就必须拥有一支高效廉洁的官员队伍。
他雷厉风行,严惩贪官污吏,提拔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官员,一时间,朝野上下风声鹤唳,那些被旧势力收买的官员人人自危,生怕下一个被查处的便是自己。
“大人,户部侍郎王大人求见。”管家低声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