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土飞扬,马车艰难地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颠簸前行。掀开车帘,眼前的景象令林尘和谢婉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原本繁华的城郊,如今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房屋倒塌,田地荒芜,处处可见灾民们麻木绝望的眼神。空气中弥漫着腐烂的味道,偶尔传来几声乌鸦的哀鸣,更添几分凄凉。
“怎么会这样……”谢婉捂着嘴,不忍再看下去。
林尘的脸色也十分凝重,他跳下马车,走到一位正在路边熬煮野菜的老人身边,温声问道:“老人家,请问这里发生什么事了?”
老人抬起头,浑浊的眼中满是悲伤,“大人,您是外地来的吧?我们这里发大水了,房子都被冲垮了,粮食也没了……”
林尘和谢婉听着老人的讲述,心中充满了同情和责任感。他们深知,眼前的困境只是灾区的一个缩影,还有无数百姓在苦苦挣扎。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情况,林尘决定先去城中寻找当地官员。然而,曾经的府衙如今已是一片废墟,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位负责登记灾民的书吏。
“大人,您有所不知啊,”书吏苦着脸说道,“这场洪水来得太突然,我们一点准备都没有,城防设施年久失修,根本抵挡不住……”
“那水利方面呢?”林尘追问道,“可有经验丰富的工匠?”
“有是有,”书吏指向不远处一位正在指挥灾民清理废墟的精瘦汉子,“那位是李工匠,世世代代都在我们这里修桥铺路,对水文情况十分了解。”
林尘和谢婉立刻上前,向李工匠说明来意。李工匠听到他们是朝廷派来的赈灾官员,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
“两位大人有所不知啊,”李工匠指着远处的一条河流,“这河水年年泛滥,却一直没有得到根治。要想彻底解决水患,必须在上游修建一座大坝!”
他从怀中掏出一张手绘的地图,上面详细标注了河流走向和周边地形,“这座大坝至关重要,不仅能蓄水灌溉,还能防止洪水再次发生…”
“好!”林尘接过地图,眼中闪过一丝坚毅的光芒,“李工匠,这件事就交给你来负责,需要什么尽管提!”
“多谢大人!”李工匠激动地说道,“只是…”
他面露难色,欲言又止。“只是什么?李工匠,但说无妨。”林尘看出李工匠面有难色,便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大人,修建大坝需要大量的石料、木材和人力,”李工匠叹了口气,“可是现在城里百废待兴,官府的库银也……”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其中的意思已经不言而喻。林尘自然明白,这场洪灾过后,官府的财政已经空空如也,想要启动这样浩大的工程,谈何容易。
“李工匠,你放心,”林尘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坚定,“我既然来了,就会尽全力解决这些问题,你只管做好准备工作即可。”
李工匠感动地点点头,他知道这位年轻的官员并非空口说白话,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回到临时搭建的住所,林尘将李工匠的话转述给谢婉,眉头紧锁。
“资金的确是个大问题,”谢婉也明白其中的困难,“不如我们向当地的富商募捐吧,我相信他们也希望家乡能够早日恢复生机。”
林尘眼前一亮,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他立刻安排人手,将城中有名望的乡绅富户都邀请到府衙议事。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当林尘将修建大坝的计划和募捐的意图说明后,在场的大多数人都面露难色,纷纷低头不语。
“林大人,您有所不知啊,”一位身材肥胖,身穿绫罗绸缎的赵乡绅站起身,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我们这些商人虽然赚了些小钱,但也只是勉强维持生计,哪还有余钱捐献呢?”
“是啊,是啊,”其他人也跟着附和,“我们也希望能为家乡做点贡献,可是现在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