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只是顿了下,很快就反应过来走了。
他想起来了。
接黎同志父母那次,他把人送去徐家,可是听到黎家那三口指着黎同志的儿子骂他要小三不要亲妈的。
那就难怪黎同志这几年身边只带着女儿了。
走出巷子抹了把额头的汗,幸好没多那句嘴。
他没多那句嘴,有人多嘴。
合适的院子一直找不到,几位老师傅瞧着确实有些难为人,退而求次之选了相连的四合院,书房、卧室布置妥当,院子里都安排上小凉亭,扩建了一条小连廊,下雨也能到亭下坐坐。
老师傅安排好,孔如英的设计图上出现的花样就更多了,太精细的老师傅绣不了,一些简单的对她们来说还没负担。
店里也摆上了小幅双面绣的座屏、与香扇。
老顾客见了,都要订上一副,三个月起步,价格不菲,预订的人一下子就到了明后年。
不少人慕名前来,听说旗袍上也有老师傅的刺绣,纷纷下定。
生意较之先前,好的不是一星半点。
孔如英一时忙不开,就把方晓楠带在身边,手把手教她,方晓楠悟性好又愿意学,很快就上了手,成了孔如英的左膀右臂。
黎书安眼瞅着她们的如安服饰日进斗金,赚的钱不但买下了老师傅住的几个小院子,加大对服装厂的投资,成为服装厂第三负责人,还按照上辈子的记忆点,买了几块地,囤起来打算以后吃土地红利。
她们这小日子过的风生水起的,黎书安都要怀疑系统是提前了什么剧情?怎么到现在也没听徐家、陈家那边有个什么动静?
才这么嘀咕完没两天,就听说杨荞又生了。
掐着点怀,掐着点生,这次不需要等哺乳期结束,她的刑罚时间就过了。
李队还真没说错她,为了逃避坐牢,把自己当生育机器生孩子。
黎书安笑了下,眼底却并没什么笑意。
“……又是个女娃子,她连一眼都没看,就让我把孩子抱远点,啧啧,我看她啊天生没儿子命!”
保姆轻啐了声,“真是活该!干了那么缺德的事,还想儿女双全,我看她做梦哦……”
黎书安道了谢,让她过两天寻个时间去老地方,把这个月的工钱给她。
保姆笑的咯咯的,跟黎书安说,“姓徐的一听又是个丫头片子,当场就掉了脸子,陈家那两个老的,拍着床说杨荞老生赔钱货,想把徐家的钱赔光光,两个小的见天不着家,啧啧,我瞧着他们那个家要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