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弃汾州,往太原

夜幕降临,降卒们蜷缩在一起,又饿又冷。他们有的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但在当初那种情况下,谁会想到已经接近倾倒的大明,还会破茧重生。

第二天天刚亮的时候,远处的天际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天空中的繁星逐渐隐去,大地开始苏醒过来。在这个时候,明军的后续部队终于赶到了战场。士兵整齐的脚步声震碎了黎明的宁静,晨风中大明的旗帜随风飘扬,显得十分壮观。随军而来的民夫,运送来了大量的粮食和补给物资,以满足军队的需求。

与此同时,清军降卒们已经被集中起来,并由明军士兵们看守着。他们排成一个个稀稀拉拉的队列,表情紧张而惶恐。当明军后续部队到来时,他们看到了活下去希望,但也感到了一种未知的恐惧。

后续部队的将领们迅速找到了马腾云,了解了降卒的数量以及他们的状况。经过一番商讨后,决定先将这批降卒押送回后方。

于是,一队队的清军降卒被组织起来,形成长长的队伍,向着后方行进。他们的脸上带着疲惫和迷茫,不知道自己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

在押送途中,降卒们感受到了周围明军士兵的威严和严肃。他们知道,自己现在已经成为了俘虏,必须听从命令。尽管心中充满不安,但他们还是在明军的呵斥声中保持着最基本的秩序。

降卒们被带到后方进行临时安顿,这里有更多的明军士兵守卫。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会陆续接受审讯和登记。他们需要交代自己的身份、背景以及参与过战争等信息。

随后,降卒一般将被判处五年的苦役。这意味着他们要从事艰苦的劳动工作赎罪,为大明帝国做出贡献。如果能够完成苦役并表现良好,他们有可能被编入户籍,成为一名普通的大明百姓。然而,如果在苦役期间出现问题或者逃跑,他们将面临严厉的惩罚甚至死亡。

对于清军降卒来说,这无疑是一段艰难的旅程。但也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他们只能默默祈祷自己能够度过这段艰难时期,重新获得自由和尊严。

马腾云和援兵会合后,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汾州开始行军,因为山西的晋商在平时的商业活动中,有比较频繁的商品运输需求,过了黄芦岭关后,官道并不难走,除了重炮还无法运输外,其他的物资和火炮都陆陆续续从黄芦岭关出发,前往下一个重镇,汾州。

当万元魁在城墙上看到狼狈不堪的苗卓毅和张国用的时候,恨不得把这两人立即处死。但是现在又正值用人之际,他按捺住自己的怒火,阴沉着脸下令打开城门,将二人以及他们从黄芦岭带回来的士兵接入了城内。

“说吧,给本官一个解释!”万元魁面沉如水,眼中有着毫不掩饰的怒火在翻涌。

“大人,不是我们太弱,而是明军太强了。”苗卓毅眼见不妙,急忙将黄芦岭之战的情况前前后后,事无巨细的讲述了一遍。

“他说的可是真的?”万元魁半信半疑,转头目光灼灼的盯着张国用,语气凌厉。

“大人,属下赶到时,明军已经进城,明军其他兵种战力属下不敢妄言,但是他们的火炮着实厉害,属下和苗大人本来准备与他们在城内巷战,谁知他们竟然调来火炮,将房屋全部轰塌,我们埋伏的士兵都死了不少。”张国用苦笑道,心中直呼倒霉,这次去增援,什么功劳都没捞到,还要帮着苗卓毅背锅。

万元魁闻言心中一紧,他知道两人肯定有夸大,但是事实估计也相差不远,如果坚固无比,只能从一面强攻的黄芦岭关都只坚持了两天,那城墙坚固程度还不如黄芦岭关的汾州,被明军四面围攻,那就十分危险了。

万元魁在厅中来回踱步,心乱如麻。他下意识的想法是撤离汾州,前往太原,这是最稳妥的做法。但是万元魁对图海的心思琢磨不透,不敢贸然做出决定,如果送信请示的话,一来一回,明军都已经到了。

看着举棋不定的万元魁,苗卓毅壮着胆子道:“大人,汾州根本守不住,请尽早做出决断,等明军到了,到时我们想走都走不了了。”

万元魁脸色变幻,突然右手握拳,狠狠击打在自己的左掌上,眼中闪过一丝不舍,:“集合所有兵马,立即撤出汾州,前往太原!”

“大人,那图海将军那边如何交待?”张国用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

“无妨,本官自会先行派人前往太原禀报,事不宜迟,你赶快下去准备吧!”万元魁说完,急匆匆地赶往了后院。

“老爷,我们真就这么走了呀?”万元魁的夫人对汾州很是不舍,因为万元魁几乎就是汾州的天,使得他们在这里的生活很是惬意。

“对呀,父亲,那些房屋和商铺如何处置?”万元魁的儿子万冲也是心有不甘,那些商铺可是给他们万家带来了大量的钱财,现在说放弃就放弃,让他实在心疼。

看着这眼皮子浅的母子二人,万元魁气不打一处来,怒骂道:“那你们留下,我走,等明军来了,我看看你们如何应对?给你们一个时辰收拾,到时如果不想走,自管留下。”说完留下面面相觑的两人,拂袖而去。

“母亲,看来汾州市守不住了,我们还是听父亲的,赶快收拾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以后明军退了,我们回来后,这些东西还是我们的!”万冲看到自己的母亲面色难看,赶忙出言劝解。

万夫人心中的憋屈,被儿子软言安慰后,也消散了大半,也就不敢有丝毫耽搁,开始指挥下人收拾起府中值钱的物件来。

两个时辰后,清军的军队及其家眷,从汾州北门蜂拥而出,仓惶撤离了汾州城,向太原而去。至于远在平阳的吴应麟主仆,早已经被万元魁抛在了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