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一切尽在不言中

胸怀大志,但业绩稀松的苏亦进都已经想到了那个美妙的场景。

保温玻璃杯成为爆款,市场热度极高。

到那时,在亲戚、朋友面前,他可以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你说那个保温玻璃杯啊,我知道的,我在那个项目里有股份!”

那该是多么牛逼的事情啊,简直令人不敢想象!

这一切其实也在杨晓帆的预料之中,但他的脸上却露出一丝惊讶,仿佛非常意外。

他说道:“苏大哥,我们这个项目还没正式开始,风险还是很大的。而且目前来看,资金并不紧张。如果您是以苏氏集团的名义入股,估计用不了太多资金。”

苏亦进一听杨晓帆的语气,知道有戏,顿时非常开心:“晓帆,我不是以苏氏集团的名义,而是以我个人的身份入股。我大概能动用20万元左右的资金,至于使用多少以及股权怎么分配,都由你来定。”

苏小菜能动用20万元资金,只是她小金库的一部分。但苏亦进拿出的这20万元,几乎是他全部的积蓄了。

由此可见,他入股的意愿是多么迫切,多么真诚。

杨晓帆对苏亦进的印象一直还不错,也就顺势答应了。有了苏家这两个“红三代”的参与,项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该能得到保障。

**

徐州市副市长楚江北参加这次晚宴,其实是个巧合,可以说是恰逢其会。

玻璃杯厂隶属于市轻工业局直接管辖。厂里查出重大安全隐患,需要停工停产。熊兴贵丝毫不敢耽搁,第一时间赶到局里,向局长商伟进行专题汇报。

汇报的方式和内容,自然采用了官场上常用的春秋笔法——把失误描绘成成绩,把发现问题变成实实在在的功劳。

并热情邀请局长晚上莅临参加商务宴请。

听说玻璃杯厂是因为洽谈“保温玻璃杯”这个新项目,在考察生产设备时发现了安全隐患,局长商伟不禁暗自庆幸。

完成生产任务固然十分重要,但如果出了安全责任事故,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商伟刚正简单地准备说“知道了,我不去了”的时候,办公室电话就响了。

正是分管工业的副市长楚江北打来了解“工业创新活动”开展情况。

商伟灵机一动,将“保温玻璃杯”这个草台项目向副市长做了简要汇报。

哪知道楚江北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他正好今晚也没有别的安排,就决定参加这个饭局,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

张科长费了好大一番周折,找了很多人情关系,才订到了徐州宾馆为应对突发情况预留的包间。包间的

条件确实不错,但张科长已经没有上桌的名额了,就连玻璃杯厂的厂领导也只允许少数人参加。

杨晓帆、苏小菜等人自然都很有礼数,提前就到了房间。再次见到杨晓帆,熊兴贵的感觉已经截然不同了。

他用力拍了拍杨晓帆的肩膀,热情地邀请:“明天到我家吃饭,咱们爷俩好好喝两杯。”

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