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成现在的大白话来说就是:“吃着烧烤唱着歌,面前还有一群正在为自己效死命的将士,……”
这首词,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一幕场面吧!
科普一点文学小知识,八百里,是牛的别称,马千里,牛八百里,都是代称。
因此,“八百里分麾下炙”,最直白的解释就是,把牛肉分给麾下烤着吃。
——炙,就是烤的意思。炙羊,就是烤羊,炙鱼,就是烤鱼。
“五十弦翻塞外声”,意思就是,用乐器演奏边塞曲目。
五十弦,一般是指的瑟,琴瑟的瑟,就跟古筝的模样差不多。
其实严格说来,筝,就是瑟的简化版。
或许有人会问了,有句诗大家都听过,“琴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按照这句诗来说,那瑟应该是只有二十五根弦的,断了之后才变成了五十根弦。
可为什么在辛弃疾的词里,就将瑟写成了“五十根弦”呢?
原因嘛也很简单,因为最开始的瑟,就是五十根弦的。
《汉书·郊祀志》和《史记·封禅书》中都有记载,“太帝命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这句话的意思是,太帝听素女用五十弦的瑟,奏出来的曲子太过悲伤,就禁止使用五十弦的瑟演奏,所以素女就把五十弦的瑟,一分为二,只使用二十五弦的瑟,后来的瑟,也就都变成二十五弦了。
因此,辛弃疾借用“五十弦”来代指,完全没毛病。
再说到瑟和筝的关系,唐代赵磷在“因话录”中记载,“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
宋代的“集韵”也支持这种观点:“秦俗薄恶,父子有争瑟者,人各其半,当时名为筝。
还有倭国的“乐道类集”中也是说,“秦有婉无义者。以一瑟传二女,二女争引破,终为二器,故号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