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
代宗李豫眼见大权旁落,自然不甘坐以待毙,虽然日常对李辅国毕恭毕敬,但私下开始暗中拉拢程元振。
程元振身为知内侍省事,也经常出入代宗左右,看出了李豫的心思,心中又对李辅国的权势颇为嫉恨,便和代宗一拍即合。在代宗的授意下,准备寻找时机诛杀李辅国。
李辅国当然不知道代宗在他身后的密谋,依然我行我素。先是向各州郡发放讨贼檄文,然后直接封李光弼讨逆主将,封常清、李嗣业为副将,准备直接兵发灵州,讨伐李非。
杜怀安此时还身为刺史,是朝廷命官,赶紧上书李辅国,说自己尚身在灵州,若是讨伐李非,自己是否可以返回长安。李辅国对此嗤之以鼻,直接宣布杜怀安以及灵州大小官员,除非献出李非人头,否则同罪。
这么一来,除了杜怀安骑虎难下,灵州上下更加同仇敌忾,冶炼场也开始日夜赶工,准备应对围剿。
乾元三年初秋,李光弼率三十万大军,开始向灵州进发。
代宗看大军开拔,李辅国手中暂时无兵可调,认为时机已到,便立即密令程元振在禁军之中挑选几名心腹,扮作歹人埋伏在李辅国府邸近处的小巷之中,次日朝议,李辅国乘马车没走出多远,杀手们一拥而上,李辅国还没反应过来,便被刺杀于马车之上。
李辅国一死,代宗直接定论其是为盗匪所杀,给予其家人厚恤,而后遣散,朝中大臣心中都明白怎么回事,平日里都备受李辅国欺压,无一人对此表示异议。
随后代宗立即下旨,召李光弼率军返朝,对于灵州的围剿再行计议。
因为程元振诛杀李辅国有功,代宗擢升程元振为骠骑大将军,元帅府行军司马,进封邠国公 。程元振内外大权独揽,比起当时的李辅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非这边积极正积极备战,突然得到消息,说李辅国被杀,唐军退兵,以为代宗刚刚即位,对自己的态度或有变化,便传信屈海,想要探明代宗的看法。没想到屈海回信,说李辅国虽然被杀,但接替他的是程元振。此人与李辅国不同,程元振虽不似李辅国那般嚣张跋扈,但为人阴狠毒辣,颇得代宗赏识,尚不清楚如何处置灵州之事。
李非立即让杜怀安上书,说灵州准备补足所欠税赋,共计一百万贯,不日送往长安,想借此和代宗缓和关系。可此举却被程元振认为是李非的示弱之举,向代宗进言道:
“陛下初登大宝,刚将唐军撤回,李非便清欠税赋,看来李非也害怕大军围剿。李非之患,时日已久,若是一直搁置,恐有损天威,当以雷霆手段速速解决方为正道。”
代宗对于李非的威名早有耳闻,也知道肃宗之死和李非有莫大的关系,只是肃宗在位多年,对于李非尚毫无办法,所以并不想和李非闹僵,要想解决灵州难题,恐非是一朝一夕之事,于是对程元振说道:
“那依你的意思,朕该如何去做?”
“强令其返京,若有不从,再发兵围剿。”
“可之前仆固怀恩三万人马被李非三千人击溃,毫无还手之力,若是李非做困兽之斗,一旦我方兵败,便陷入死局。朕还是有些担心。”
“陛下,唐军三十万,且唐军诸将刚刚历经平叛之战,皆是骁勇之辈,那灵州只有区区万人驻守,即便不打,也可将他们团团围住,坐等其粮草断绝,饥渴而死。”
“俱言李非有通神之力,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