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简公三十一年,即公元前五三五年,也就是子产将公孙泄和良止立为大夫的这一年,子产出使晋国。
晋国大夫赵景子就问子产,伯有真的能化为鬼吗?
赵景子与子产的对话记载于《左传·昭公七年》,而子产对于赵景子的问题,直接了当第一个字就是‘能’。
与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态度不同,子产明显是信鬼神和言鬼神。
但这世间的东西,就算是同样相信,同样说,也会有各自不同的理解。
子产虽说对赵景子肯定的答复,可紧接着就解释了伯有能化为厉鬼的原因。
其解释的核心是这样的,“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
简单得概括就是,人必须先有肉体,这样才能滋生魄,才能有灵魂。而如果人活着的时候享受的物品、权势越多,那么他的魂魄就能越强,甚至成为神明。
在子产的话里,透露出当时或是子产自己的观念里,灵魂乃是依附肉身产生,不先于肉体,不独立于世上。
而神明往往是由人在世时的功绩成就的,一如前文中提到的实沈、台骀。
伯有能够在八年之后依然化为厉鬼,就因为他是郑穆公的后代,公子去疾的孙子,当过郑国的执政大臣,权势厚重,哪怕是突然死去,魂魄所拥有的精华也是极多的,灵魂尚能存于世间。
民国年间,国学大师钱穆曾写下一部巨着,名为《中国思想史》。
其中也对子产的这番话有自己的解读,认为子产的话代表了春秋时间古人的生死观念,以子产、甚至是之后孔子为代表的那一些人,他们并不注重生前和死后之事,而是关注人现世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