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位居然是水渊先生的高徒!”一位监考官惊讶的说道。
就在众人觉得事情结束时,又一股浩然之气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中。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这股浩然之气同样落在一个考生的卷子之上,只听一个声音响起:“良才!”
众人的视线这才看向了那人,一位监考官开口说道:“诸位,可认识那位考生,那位看着有面生啊。”
“确实不曾见过,若是有名,我等也不会不认识!”另一位监考官看了许久,始终没有对应上。
太子项鼎看了一眼,缓缓说道:“风州,风神宗罗军!”
“风神宗?我记得那是一个修真门派,居然有人参加了这次科举!”杨姓的监考官,有些好奇的问道。
确实,修真的一向看不起考功名的,现在出现一个参加科举,并且还能引起文圣的注意,这就有些不同寻常了。
不过说起惊艳之才,众人把目光看向了徐安年,此时的徐安年还在奋笔疾书,没有丝毫停顿的意思。
这次科举不知是何原顾,陆陆续续有学子引动浩然之气,不过看其引动的数量似乎没有一开始的两人惊艳。
如果说车武兴引动的浩然之气高六尺,那么罗军引动的浩然之气则有七尺高。
然而相对而言,其他的学子引动的浩然之气,只有两三尺的样子,就像是看了一个惊艳的卷子的老师,随机批阅了其他卷子。
刘姓监考官不经笑道:“孙翰林这次可是有福了,有文圣替他阅卷!”
“话虽如此,一些观念上我国还是与秦国有一定的区别,还是需要孙翰林等人仔细查阅的,万一错过了一个有学之才便不好了!”
杨姓监考官开口说道。
“国忠说道是,不过此类学子不乏有一些剑走偏锋的学子,虽然有所成就,但是始终偏离了国本!”刘姓监考官反驳道。
“文启说道的也有些道理,不过三年才一次科举,重视一些又何妨,殊不知我们一言一行却可能断送学子们十年的苦读!”
监考官杨国忠认真的说道。
一旁的说道其他监考官见两位大人争执了起来,一时也不敢劝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