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行为本身的寓意重大,但执行却只是用时数秒而已。
当成田白仁那开始婆妈起来的患得患失不曾化作实际的倾诉话语,奥默.林顿便只能瞧出对方有些不愿分享的心事。
考虑那在思考中无意识的朝向自己,那事大抵还与自己有关。
那会是什么事呢?
奥默总是很擅长将观察得来的情报组合覆盖于人,进而捋出人与人的交集的同时,那交集也将凑成一个故事的侧面。
他能够靠着更多的观察与推论,将那侧面补全,覆盖到单凭观察瞧不见的背面,逐渐拼凑出一整个故事的全貌。
这是他心里想的总是要比说出来的多的原因,也是他虽总是效率至上却也仍会在某些时候极富耐心的原因——因为大部分时候,这一系列流程都是需要时间的。
需要时间去积累更多的情报,验证猜想、剪除错误,重立思路,这个过程本身对奥默.林顿而言,具备着从不乏味的趣味性。
能让他更进一步的认知他人的同时,也总是在不断刷新着对这些人组成的世界的认知。
这份层出不穷的新鲜感即是他的趣味所在,更是潜在的收获感,让他乐意接触任何独特的人,极端的人,乃至犯罪的人。
那都是能够充实阅历,充实知识,得以更全面的认知社会,认知世界的资材。
也是能让自己尽可能的变得比昨日更好的锻石。
而在这人生二十年的积累中,他已算是有了些许成果。
已经可以靠着短暂的观察料定「某些人」的性格、人际、生平,乃至近期从事的工作与一些短暂的经历,已然是能够触及些侦探小说主角般的手段。
但也仍然只是些许成果。
因为那「某些人」本身就是个极小的区间,是一种可以被定义为【平庸】的区间。
工作三点一线,日常全无波澜,思考遵循惯性,观念平平无奇——若能有数十年乃至百年的坚持,那这平庸也能化作一种不凡,但在那之前的现在,平庸便只是平庸。
看穿这些人的所思所想并不值得高兴,这些人的思考与行为都是那样地模板化,简直就像是新手教学关卡般不值一提,尽管社会的大多数都是游离于这种状态上下的群体,换句话说就是掌握到这一步就足够让你的生活足够顺利,事业足够稳定。
但那前提也得是你也同样平庸。
这显然是个悖论。
因为你若是平庸之人就不可能会养成这样的习惯与能力,而你若不是平庸之人,就不可能老是与平庸之人来往。
而这就是奥默.林顿所处的现实。
他生活在一个娱乐、工作、案件交织,一切有若瞬息万变的世界,更接触着年龄或小或大都不妨碍阅历非比寻常,难以凭常理视之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