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种植

黍是华夏最早用于耕作的植物之一,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前,是当时古人主要的粮食作物,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黍米是黍的种子,圆形或椭圆形,平滑而有光泽,长约3毫米,乳白、淡黄或红色,种子白色、黄色或褐色,性粘或不粘。

黍一般分两种类型,以秆上有毛,偏穗,种子粘者为黍;秆上无毛,散穗,种子不粘者为稷。

由于黍的产量低、食性粘,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之后,粟米逐渐取代了黍的地位,成为当时北方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稷粟是属禾本科的一种植物。古称稷、粟,亦称粱。去壳称小米,是由狗尾草人工驯化而来的。

粟的栽培历史,非常久远,一度是北方人的主食之一,还曾是“五谷之首”,后来被水稻取代,如今主要是用来煮粥喝。

黍和粟虽然同出于北方,但黍米比粟米的颗粒稍大。

菽豆原本特指大豆,后来也指所有的豆子,是华夏的“土特产”。世界各国栽培的豆子都是从华夏传过去的。

古人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在吃大豆了,大豆的叶子,称做“藿”,也被采摘下来当做蔬菜。

豆类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菜豆、小豆等。根据颜色不同分为:黄豆、黑豆、青豆等。

菜豆又可分为:扁豆、芸豆、刀豆、四季豆、豇豆等。

至于小麦要在汉代以后才开始在五谷中占有重要地位,逐渐成为北方人的主食。

这就是顾城穿越过来,所处时代民众们常吃的食物,填肚子的吃食是有,但要说美食那就算了。

先秦时期,寻常人家每天只吃两顿饭,第一餐朝食,第二顿稀食。

所以这个时期不存在一日三餐这个说法,通行日食两餐,以适应“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劳作方式。

富裕阶层除外,他们能在晚上饿的时候做夜宵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