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我乘驹,朝食于株!”出自《诗经·陈风·株林》说的便是朝食,翻译出来就是:乘着我的驷驹马车,早晨的朝食在株邑吃。
具体说就是秦时民众一日两餐,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yong。大约相当于上午九点左右,因此这个时刻也称食时。
秦时第二顿饭叫晡食,又叫飧sūn。相当于下午四点左右。《说文》说:“晡,申时食也。”说的就是第二顿饭。
不过通常农忙时会改成三顿饭。早上出发的时候吃第一顿饭,女眷们会起很早准备早餐。晌午吃第二顿饭,在地里吃。晚上天黑回家吃第三顿晚餐。
这是为了保证在农忙时节个体的劳动力。
《诗经·周颂·载芟》就描述了这种农事开垦、播种直到收获祭祖的经过,非常生动、形象、具体。
远古时期,人们的食物是靠自然采集,后来慢慢发展为狩猎,饮食时间是没法形成固定惯制的。
直到进入农耕时代后,固定的餐制才开始出现。
自从可以靠种植农作物生存后,人类就不用过着整天追着猎物跑、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了。
靠着种植农作物这项“特长”,人类轻轻松松扩大自己的族群,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活了下来。
两餐制的习惯到了汉初,就出现了三餐制,得到民众的认可,随后被不断推广,此后华夏大部分地区都实行了早、午、晚这种三餐制,古称“三食”。
这是普遍认可的科学的饮食制度,利于生活也利于生产,一直延续到后世。
顾城现在很不习惯这种两餐制,奈何家里遭劫并没有多余存粮,他不得不忍受饥饿。
好在后院有一棵桃树,饿了就去摘两个毛桃,味道甘温微苦,是还没有完全驯化的桃树。
口感不比五指毛桃,吃多了腻。幸好隔壁郑萱家院子里有一棵李子树,能换换口味。
可惜咋就没有六月桃、水蜜桃、香桃呢?至于蟠桃就不指望了,但现在这毛桃真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