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新春彩蛋(二)

晌午时分,街上的雪化了多半。一支商队在江阴码头下了货船,娴熟地卸货装车,浩浩荡荡往慈泽寺走。

一个书生模样的儒雅男人走在队伍前面,他穿靛蓝色夹袍,把手放在袖子里揣着,跟旁边戴毡帽的管事聊得很欢。队伍里的其余人看上去也都挺快活,一边赶车挑货,一边谈笑闲聊。

街上的江阴本地人见了这支商队,脸上也带笑,这位大商人是又来给慈泽寺送补给了。

徐师傅早早等在门口,望见商队行来,喜笑颜开,连忙上前。“叶老爷,商队的兄弟们,辛苦辛苦啊!”

叶胥岷把手拿出来,与徐师傅握了握,“哈哈,我不算,这些兄弟们是出了实在力气的。”说着,他回过头对大家喊道:“各位兄弟,回去之后上账房,每人一个大红包!”

商队众人一阵欢呼,麻利地把物资送进寺庙。徐师傅走近一瞧,除了大米红薯等粮食,还有十几筐新鲜大白菜。另有油盐数石,正好补充上庙中近日的损耗。

“叶老爷呀,您怎么知道我们快没有油盐了?”徐师傅喜出望外,这些东西足够接下来一个月的消耗,江阴的穷苦百姓可以安稳的度过这段最冷的日子了。

叶胥岷笑呵呵的揣着手,“徐师傅,那还不是因为我夫人心细吗,特意嘱咐我加上几石油盐,要不是她呀,我根本没想到这一点呐。”

徐师傅连连点头,“夫人蕙质兰心,我要替江阴百姓谢谢您二位了。今年江南遭了几场灾,北方还打仗,朝廷调运粮草多有困难,要不是您和夫人发善心,在这节骨眼上捐粮捐钱,我们这个地方怕是要死不少人了。”他顿了一下,犹豫着开口:“呃…叶老爷,有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

“徐师傅,但问无妨啊。江阴是夫人母亲的老家,遭了灾,我们怎能放任不管呢?此次回来,我与她也要去老祖宗那里拜一拜。”叶胥岷和他并排往庙里走。

“我是想问,为什么您和夫人不直接捐了物资,却要经我们慈泽寺的手呢?您是大生意人,大可不必如此低调,如若亲自赈灾,那么声誉必定更旺,对您今后的前途大有裨益啊。”徐师傅为叶胥岷开门,请他到屋里坐。

叶胥岷坐到桌前,把手拿出来搓了搓,“都是捐东西,怎么捐不是捐呢?为商者要诚,有诚信才有声誉,单靠哗众取宠是不行的。不过呀,这里边还有我和夫人的一点私心。”

“哦?这是怎么说的呢?”徐师傅来了兴致。

叶胥岷从怀里掏出一包茶叶,笑嘻嘻地递给徐师傅,“来,这也是夫人让我带过来的,不算什么太好的茶,尝尝。”徐师傅喜出望外地接了,也不客气,这就泡上。

叶胥岷接着说:“其实啊,我家小儿子身有顽疾,求遍名医不得根治。慈泽寺声名在外,祈福灵验,我是想着借着这次机会,在原一神那里为我小儿积上一些福德,望他日后……唉……”说到这,叶胥岷面有愁容。

徐师傅知道叶家有两个儿子,却不知其中的小儿子身患疾病,连忙安慰道:“叶老爷,这次的善举,一定为家人积了大福德的。小公子身患什么疾病,要紧吗?”

叶胥岷摇摇头,“虽不致命,但对日常生活有些影响,我们做父母的,多么希望他跟别的孩子一样健康快活。这些年啊,我和夫人什么名医都看过,什么方子都试过,可就是不见好,所以这次,来求原一神的庇佑,徐师傅,还请您多费心了。”

“这是当然的,叶家有仁有义,原一神一定会庇佑叶家的孩子的。”徐师傅给叶胥岷倒了杯茶,两人喝茶烤火,谈了甚久。“对了,夫人何时来江阴?等夫人到了,我一定要代表慈泽寺和江阴百姓,当面感谢您二位。”

叶胥岷笑着摆手,“这样可就生分了。夫人晚我一个时辰出发,走的陆路,这会儿车马应该快到了。”

与此同时,一辆宽敞的马车不紧不慢地行驶在进城的道路上。季留姝挑开车帘看了看外面的景致,随即低头摸了摸怀中孩子的小手。

“天师傅,您昨日使了什么法子,醒儿的手脚的确不那么冰凉了。”她脸上既有欣喜,也有担忧,问对面坐着的白发男人。

天一一直看着叶夫人怀里那个熟睡的小团子呢,一路上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我只给他度了些内力,筋脉活起来,手脚就不会冰冷。”

季留姝没完全明白,不过听上去对自己小儿子有益无害,就点头谢过。“天师傅,您昨天说,要收醒儿做徒弟,还会找法子给他治病,是真的吗?”

“我是有这个心思。”天一点了一下头,“不过……”

“不过什么?”季留姝摸了摸怀中小孩的头,心又提起来了。

天一表情淡淡的,“要看他自己愿不愿意跟我走。如果我收了他做徒弟,那就会把他带到天山去,传功授道,恐怕不能常侍你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