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带一说,平江门所提及的庶从役与仓募卒,皆为升平帝国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者间的差异在于:庶从役乃是自普通百姓中征召而来,是主要司职辅助役务的兵士。他们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军事训练,但能在后勤保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仓募卒,顾名思义,指在仓促之间招募所得,通常为历经严格训练,具备较强战斗力的精锐之士。其来源或为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武士,或为具有一定武术功底及战斗能力的僧兵,亦或本在行伍服役,然因特殊缘由而不得不离开的歇役军卒,他们对军队的运作和战斗有着深刻的理解。
故而,征召这些人奔赴前线,实乃平江门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所做出的艰难抉择,亦是特殊时期的无奈之策。在帝国面临危机的时刻,每一份力量都至关重要,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战胜敌人,保家卫国。
而以自发与志愿之名,更可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外部舆论压力,缓解国内防御压力,稳定民心。让百姓们知道,他们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和家园而战,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
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
这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危机,已然迫在眉睫,且刻不容缓,容不得丝毫的懈怠与疏忽。
众臣纷纷跪地,高呼万岁,表达对皇帝决策的衷心拥护与支持。于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援兵行动就此紧锣密鼓地展开。
各地的庶民和仓募卒们纷纷响应号召,收拾行装,奔赴前线……
此后不久,相衣门外,一黑衣中年男子前来求见。
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苗宗子弟苗方,身为赤练蛇王的同门师兄,亦是五顶山人苗潜亲收的首席大弟子。他体格魁梧壮硕,气势非凡,一袭黑色劲装如第二层肌肤般紧紧贴合身躯,将其矫健敏捷的身姿与英武卓绝的气质衬托得淋漓尽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的面容轮廓分明,线条刚硬如刀削斧刻,散发着强烈的阳刚之气,冷峻之中透着一股不容小觑的威严。浓墨般的剑眉之下,隐隐透着一股令人胆寒、不敢直视的狠厉锋芒。尤为醒目的是,他额头上那道若隐若现的浅浅疤痕,是往昔金戈铁马、征战厮杀留下的独特印记,不仅见证了他的英勇无畏与坚韧不拔,更为他增添了几分历经沧桑后的沉稳与坚毅。
门童入内通报,不多时,便引着苗方来到内堂。
葛晴明早已正襟危坐于堂中,他身着一袭深色长袍,面色冷峻如冰,眼神中满是警惕与戒备。他紧紧盯着苗方,在审视着这个不速之客的来意。
见苗方踏入,葛晴明只微微抬眼,声音冰冷地问道:“苗方,今日前来,所为何事?无事不登三宝殿,想必你不会无缘无故地来到我相衣门。”
苗方双手抱胸,嘴角泛起一抹若有若无、意味深长的冷笑,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道:“葛门主,此番前来,我乃是充当和事佬的角色。希望能在这紧张的局势下,为双方化解矛盾,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葛晴明冷哼一声,满脸不屑地说道:“哼,莫要在此惺惺作态、假仁假义,有话快讲,休要啰嗦!你我之间无需拐弯抹角,我不信你会有如此好心。说吧,到底有什么目的?”
苗方却也并不恼怒,他不紧不慢地踱步向前,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自信和从容,侃侃而谈道:“葛门主且莫激动,我此举实乃为你和整个相衣门着想,亦是顾及这升平国的大局。你这相衣门向来与和鸣会针锋相对、水火不容,对二皇子诸多反对、处处掣肘。可如今形势已然大变,倘若继续这样内耗下去,只会让外敌有机可乘,损害的是整个帝国的利益。你又何苦执迷不悟,一条道走到黑呢?不如放下成见,共同为帝国的稳定和繁荣出一份力。”
葛晴明又是一声冷哼,面露愠色,愤然说道:“怎么,你苗宗竟也抛弃中立之态,卷入这皇子争斗的浑水之中了?!我相衣门行事自有主张,无需你多管闲事。就算局势再变,我也不会轻易改变立场。二皇子的为人我再清楚不过,他绝非贤能之主,我相衣门绝不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