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三家檄》目标非常精准,魏国国都大梁立即陷入了恐慌之中。而魏相公孙衍“联合楚齐、共抗暴汉”策略也彻底土崩瓦解。
魏王?连续派出使臣向楚、齐求救,驿路之上,冠盖相望。而楚、齐却犹犹豫豫,不敢相救。
人家汉王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此战目的就是报复当年“三家分晋”的世仇,这是自己的家事。
外人乱我家事者,视讨贼檄文,必伐之!
楚国经历了函谷之败,彻底领教了汉国的逆天实力,折损了精锐的申息之师,楚王熊商躁动的心被兜头泼了一盆雪水,拔凉拔凉的!
景翠铩羽而归,主战派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七大干臣中的“绥靖派”子华和沈尹华渐渐占了上风。此二人主张,面对咄咄逼人的汉军,牺牲魏国,甚至齐国的利益,来保证楚国的安全。
主战派尽管据理力争,但万千道理头头是道,“打不过”却是残酷的事实。
齐王田忌因为与汉王有过一次殊死之战,一向敌视汉国,倒是有心推动三国联盟实现,但楚国不入局,齐国也无可奈何,于是暂作观望。
楚、齐两国举棋不定,更增加了魏国朝野的不安与忐忑。
魏王?眼见公孙衍折腾来折腾去,把魏国国土折腾得越来越小,国力折腾得越来越弱,心中有气:这哪里是治国,分明是祸国嘛!
一怒之下,罢免了公孙衍的相位,改任温和派的田需为相国。
早在上次惠施罢相离开之前,就向魏王推荐田需为相。
但魏王?是有名的折腾大王,他不听信惠施之言,而任用了同样爱折腾的公孙衍,直到将魏国折腾得再也经不起折腾了,才想起了田需。
田需虽然终于击败了公孙衍,登上一国相位。但魏国江山已经被折腾到千疮百孔、蠹众木折的地步了,纵使大罗神仙下凡,也无力回天。
田需将希望寄托在汉王后身上,毕竟这位汉王的枕边人,也是魏武侯的亲闺女,当今魏王的妹妹。
田需派出使臣,备下厚礼,西入长安,求见汉王后向曙,请王后从中斡旋,让魏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
俱酒闻听魏使入汉,立即命人将消息大肆传播,生怕楚国和齐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