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的愤怒!

望着眼前这座满目疮痍、哀鸿遍野的城池,杜军长的心紧紧地揪在了一起,他那原本就严肃的面庞此刻更是阴云密布。只见他的眉头深深地皱成了一团,仿佛能够夹死一只苍蝇。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周围一片死寂,只有偶尔传来几声伤者的呻吟声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宁静。

许久之后,杜军长终于打破了这份沉默,他缓缓地张开嘴,用低沉的声音下达着命令:

“传我命令,所有部队不得骚扰城中百姓一丝一毫,违者严惩不贷!另外,立刻组织人手在城内设立救济粮站点,确保每一个百姓都能得到食物救助。还有,迅速与暗箭取得联系,务必将城内昂山的残余势力一网打尽,绝不能让这些毒瘤再有任何兴风作浪的机会!”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高振明神色匆忙地快步走来。来到杜军长面前后,他先是利落地敬了一个军礼,随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口汇报到:

“报告长官,我们刚刚在城内抓获了一批身份不明的苏联人。初步推测他们极有可能是独立军的训练教官。请问对于这批人,我们应当如何处置?”

杜军长闻言微微眯起双眼,眼中闪过一抹寒光。沉思片刻后,他果断地说道:

“暂且将他们关押起来,严加看管。哼,就是这帮可恶的家伙在背后煽风点火、暗中支持,否则昂山那个跳梁小丑又怎能支撑至今?对了,振明,你马上派两个军前往边境线布防,加强警戒力度,以防印度趁火打劫、浑水摸鱼!”

“是,长官!”

高振明应了一声便转身去布置了。

果不其然,一切皆如杜军长所预料那般,印度军队在边境地区开始频繁地有所动作,一副蠢蠢欲动、伺机而动的模样。原来,他们妄图趁着昂山与南诏之间激烈交战的间隙,趁火打劫,在边境地带抢占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按照他们的如意算盘,南诏军队已然连续奋战长达一个多月之久,士兵们定然已是身心俱疲、筋疲力尽。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他们在边境制造一些小风浪,想必南诏方面也是分身乏术、难以兼顾。

然而,令这些印度人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拥有着超凡战略眼光的杜军长同样洞察到了这一情况。于是乎,当这群心怀叵测的家伙大摇大摆地越过边境线时,迎接他们的并非想象中的空虚防线或是防守薄弱之处,而是一支装备精良、严阵以待且全副武装的南诏军队。刹那间,双方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起来,但值得庆幸的是,这次双方表现得都相当克制。

南诏军队先是向越境的印度军人发出严厉的警告,义正言辞地告知对方:

“如今昂山独立政府已彻底覆灭,这里的一切事务均已由我方南诏全面接管!”

面对如此强硬的态度以及强大的军事力量展示,印度军队倒也表现得颇为识相。他们心里清楚,此番前来不过是想借机捞些便宜罢了,如果真的因此而贸然与南诏展开一场大规模战争,那绝对不是一个明智之举。权衡利弊之后,这支原本气势汹汹的印度军队最终还是选择了知难而退,乖乖地撤回了本国境内。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能占到便宜固然好,但若没有好处可图,及时撤退才是上策。

与此同时,在战场的另一边,此时的昂山正狼狈地靠在一棵粗壮的大树旁,身体微微颤抖着,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由于长时间未曾经历如此高强度的运动,他感觉自己的肺部仿佛都要燃烧起来一般,喉咙也干渴得像是被烈火灼烧过一样难受。就这样,他一路狂奔,一口气跑了很远很远,直到再三确认身后的南诏军并没有追上来之后,他那颗悬着的心才算稍稍落定下来,这才有胆量停下脚步,好好地喘口气儿。

跟随着他一同逃亡的副官同样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整个人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浑身湿透。但即便如此,这位副官依然强撑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小心翼翼且贴心地将手中的水壶递给了昂山。

昂山接过水壶,二话不说便猛地往嘴里灌去。清凉的水顺着喉咙流淌而下,瞬间滋润了他那几近干涸的嗓子,让他感到一阵畅快。然而,短暂的舒适并未能平息他心中的怒火与焦虑。

稍微缓过气来之后,昂山终于开口向副官吩咐道:

“立刻通知各部队,尽快完成人数、武器以及粮食的清点工作!”

副官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抱拳领命,然后转身匆匆离去执行任务。

没过多久,副官便急匆匆地赶了回来,并向昂山汇报起具体情况:

“将军,此次战况实在不容乐观啊!咱们的损失极其惨重,人员折损超过半数,如今全军上下加起来还剩下不到 1 万 3 千人。而且,所有的重火力装备全部遗失,不过好在粮食方面还算充裕,毕竟咱们在撤退之前做好了充分的储备。”

听完副官的报告,昂山只觉得一股怒气直冲脑门。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狠狠地挥出一拳砸在了身旁的树干之上。只听得“砰”的一声闷响,树皮顿时簌簌掉落一地。此刻的昂山,满心都是那种深深的无力感所带来的愤怒。他一直以来都怀揣着雄心壮志,立志要成为缅甸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中兴之主。

可现在却被杜致航一个外来者,狠狠地将他的梦想击碎。他内心的愤恨不仅仅指向杜致航一人,还包括那些土生土长的本地百姓们。明明他才是这片土地上的本土势力代表,为何这些家伙的心全都向着杜致航所领导的南诏政府呢?难道就是因为对方让他们吃上了一口饱饭,就让他们忘却了自己究竟属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吗?真是一群愚不可及之人!

更令他感到愤怒和失望的是那些可恶至极的苏联人。在如此关键的时刻,他们居然选择冷眼旁观,对他不闻不问,任由他独自面对困境,仿佛他只是一个可以随意抛弃的棋子。他咬牙切齿地在心中暗暗立下誓言:这笔账,无论早晚,他必定会逐一讨回来,让所有对不起他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不过当下最为紧迫之事,乃是思考如何在这片茫茫大山之中艰难求生。虽说他最初便是从山林之间崛起,但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曾经享受过荣华富贵与权势地位的他以及他手下的那些底层士兵们,突然之间又被打回到原点,重新过上艰苦朴素的生活,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方面,都无疑需要经历一段漫长而痛苦的适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