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根本原因(2)

三塑强汉 深山老僧 1142 字 1天前

“不过,”蔡成话锋一转。“我于中平元年归家,至今已五年出头。

“这些年来,经我观察,师尊所言无比正确。

“我师尊告诉我共有如下原因:

“其一,知识垄断。刚刚文和也说了,朝臣多出自士族,是因为士族子弟皆有能力读书,而史之典籍,也多由士族收藏。

“既然朝臣多出于士族,那朝臣代表谁的利益?自然是士族集团的利益。

“在不削弱士族利益的前提下,朝臣们是为大汉国考虑的。可一旦波及到了士族的利益,当然是士族利益为先。

“在座诸位都知道先帝向世家大族收集战马一事吧?士族的开价是多少?两百万钱一匹。

“可大汉如果去草原上购买,哪怕是绝世名马,也不过是百万钱的样子。

“可当时有朝臣站出来说话吗?没有吧?”

蔡成停了下来,慢慢地喝了口热茶,给大家一点消化的时间。

不仅是贾诩和法正,皇甫嵩、孟达也都觉得成公子所说很是新奇。而张杨、赵云,从未听过蔡成讲课,对此观点更是闻所未闻。

只有管亥、冯可、谢坚三人,老神在在,在那里吃喝得不亦乐乎。

没听过的,觉得这个观点新奇。

可仔细想来,却又觉得非常有道理。

自己读书也好,成长也好,走上仕途也好,甚至是结交名士大儒……,几乎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家族在背后撑着,在提供着资源。

既然如此,自己有朝一日成为朝臣,又怎能不为家族考虑呢?

家族中,可是还有后辈等着自己为其提供资源呢,如此方能保家族经久不衰,万世永昌。

虽然说不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该给家族争取的利益,则是一定要争取的。

当利益都被代表士族的朝臣瓜分之时,那大汉一国之利益又何在?

可按成公子如此一说,原来朝臣之权与皇权的着眼点不在一个方向上,竟然有着天生的对立。

皇权为公,臣权为私。

半晌后,贾诩起身,对着蔡成恭敬一礼。“闻公子一席话,诩如醍醐灌顶。请受诩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