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男人们超额完成任务,一天集齐三天的食物。接下来的两天,众人别的事不干,只撸起袖子拼命挖土,两天莽了得有一公里,三分之一的路段被打通。
九天后的下午,沟渠终于挖抵河边,男人们拄着工具呼呼大喘气,目光灼灼地看着天空祭司。
张天挥起铲子,将最后一层土层捅破。
白花花的水流瞬间涌入沟渠,朝着营地的方向奔腾而去。
众人的目光追随着水流,心底涌起无尽的成就感!
沿着沟渠慢悠悠回到营地,迎接他们的是族人的欢声笑语和交口称赞。
家里通水了,这可是大喜事!
男人们的心情好极了,再累也抖擞起精神,笑呵呵地接受族人的赞美。
张天请巫师大人给新挖的水渠命名。
林郁想了想,说:“就叫丰收渠吧。”
众人都咧嘴笑了起来,纷纷表示这个名字好!
丰收渠贯穿整片耕地,距离最远的地方也不过三四百米,完全可以接受。
第二天,张天又带人在丰收渠的尽头处挖了个池塘,注满水,把当天没吃完的鱼扔进去暂养。
接下来的半个月,族人一边囤积食物,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准备,一边抽空开垦土地。每天都是满负荷运转,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种地这件事张天缺乏实践经验,若是水稻和小麦,他还能纸上谈兵,粟米他知之甚少,全凭林博士指挥。
林郁虽然研究植物和农业考古,但实践经验不比张天多多少,绝大多数知识都来自课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国黄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地区,雨量较少,气候较干旱,对农业生产十分不利。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古人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在汉朝创造了代田法和区田法两种着名的耕作栽培方法。
林郁推行的是代田法,这是一种在同一块田里进行垄沟互换种植作物的耕作技术。
具体点说,便是一亩地开三条沟,起三条垄。第一年将作物播种在沟里,待出苗后,需经常除草,并不断用两边的垄土壅苗,直到夏季垄尽沟平为止。次年在原来是垄的地方开沟,再依法种植。
代田法通过垄沟互换的办法,实现了土地的轮番利用与休耕的原则,达到劳休相均,用养兼顾的目的,堪称精耕细作农业的典范,增产效果明显。
她率领族人施粪肥土、开沟作垄。
代田法在北方旱作地区使用了两千多年,经住了时间的考验,方法本身没有问题。
不过,这种新的生产技术是与新的农具联系在一起的,综合反映了汉朝牛耕和农具改革的发展。
他们凭着原始的石耜、骨耜,开垦效率要低下得多,两百多号人,半天的时间,累死累活也只开垦出三四十亩地来。
就这样咬牙干了半个月,堪堪完成了五百亩地的开垦。
即便是强壮如虎头,此时也恨不得躺下来好好睡上两天。
然而这时候天气已经变得温暖宜人,初春的冷冽已经过去,光脚踏在被人踩得坑坑洼洼的泥土地上,能感受到地面柔柔的暖意。
粟米是典型的春种秋收作物,适合在春暖断霜时节播种,当然了,这里指的是自然条件下,如果使用青石,则不必顾虑这些。
林郁说:“是时候了!”
于是众人不得喘息,接着下地播种。
好在播种比开沟作垄轻松多了,人们用点种棒起土,点进种子,再拢土掩埋,花两天时间完成了所有耕地的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