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燕王进京惊二傻

“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这简短的一句话,也暴露了朱元璋对于死后之事的忧虑,显然在这位大帝心中,是不放心的。

这句话的用意再明显不过:“朕若驾崩,尔等藩王务必留守封地,不得进京奔丧,朕心有不安。”

所以朱元璋的心中,也是十分相信老朱家这些藩王们的,他认为这些藩王是维系老朱家统治的基本盘。

所以在朱元璋驾崩之后,年轻的朱允炆毅然决然地执行了这一遗嘱。

然而,这份遗嘱的适用对象却只有一个——朱棣。

其他的藩王们,无论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都纷纷哭着进了京师,唯独朱棣被拦在了门外。

朱允炆的这种差别对待,无疑是对朱棣的忌惮和打压。

在那个礼教森严、孝道至上的时代,这种区别对待无疑是对朱棣名誉的严重打击。

朱棣作为一代雄主,自然不甘心受此屈辱。他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决心要为自己正名,为自己争取应有的尊严和地位。

于是,朱棣开始了他的反击之路。他接到消息后,立刻骑乘快马,日夜兼程向南疾驰。

当他抵达淮安时,却被无情地拦下,他只能就开始痛苦不已,几近昏厥,但仍苦苦哀求能够进京奔丧的表演。

然而,他的请求最终还是被拒绝,无奈之下,他只好让三个儿子代父尽孝,以此表达自己对父亲的孝心和对皇室的忠诚。

从接招奔丧,到淮安被拦下,朱棣就明白他的这位好侄儿,对自己的态度了。

但是他清楚的知道,在这个时代,一个失去了孝道名声的人,是受到鄙视的。

所以这一系列的操作,不仅让朱棣在天下人面前展现出了自己的孝心和委屈,更让朱允炆的所作所为显得如此不堪。

朱棣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他并非不孝之人,而是被朱允炆的无情打压所迫。他的名声因此得到了挽回,同时也为日后的反击埋下了伏笔。

朱允炆的这波骚操作,可谓是尽显其狭隘的格局。

作为一国之君,他本应胸怀天下、包容万物,然而他却因忌惮朱棣而做出了如此不堪的举动。

他的心胸之狭窄、气度之短小,可见一斑。

而朱棣则不同,他胸怀壮志、气吞山河,他深知皇者之胸襟应上启天、下括地,囊括寰宇、天下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