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禁让朱允炆感到一阵悲哀,大明王朝似乎已经沦为了南宋的翻版,只不过情况稍微好一些罢了。
文官集团已经彻底把控了明朝的所有权,让朱允炆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深知文官缙绅集团的嘴脸,因此他试图通过改书和改科举内容来限制他们的权力。
对于那些不听话的官员,他甚至会采取简单粗暴的肉体毁灭手段。然而,朱元璋也明白,这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小主,
于是,他想让更多的寒门子弟崛起,于是搞出了士人优待的政策。
然而,朱元璋并没有认识到,阶级的产生并不是由出身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地位决定的。
因此,当那些寒门子弟成为生员、秀才、举人之后,他们就不再是寒门阶级了,而是成为了新的缙绅。
为了避税,他们甚至会将家族的土地全部投献给朝廷,一夜之间造就一方地主。
这样一来,那些没有免税土地名额的农民就不得不承担所有的税收,辛辛苦苦种完地后,却发现自己依然无法摆脱贫困和饥饿的命运。
这与朱元璋当初造反时的初衷有何两样?如果明朝中期没有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来续命,大明朝的寿命或许就只有一百多年了。
这些缙绅是杀不完的,也是杀不服的。朱元璋虽然敢为天下农民代言,但他却站到了文官士绅集团的对立面,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朱允炆深知这一点,他站在奉天殿的门口,抬头仰望着月朗星稀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知道,自己作为皇帝,必须要在维护王朝稳定和发展与保护百姓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他必须努力去完成。
“皇爷,夜寒披件衣服。”朴不用的声音打断了朱允炆的思绪。
他点了点头,对朴不用道:“宋忠到哪里了?”
“皇爷,明天晚上会到。”朴不用回答道。
朱允炆点了点头,吩咐道:“回谨慎殿吧。”
他转身向殿内走去,心中却在思考着如何应对眼前的局势。
他知道,自己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决心,才能带领大明王朝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