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新摆摆手,笑骂道:“咋滴,陛下都心疼咱这老臣了。
你夏维喆还想让我老死在户部啊?
我看你讨打!”
他的话语中虽然带着玩笑的意味,但也能感受到他对夏元吉的关心和爱护。
夏元吉装着躲了一下,然后正色道:“维喆不敢!”
随后他又问道:“裁军之事,是否与召燕王入京有关?”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对这件事的疑惑和好奇。
郁新浑浊的眼睛闪过一道精芒,赞赏道:
“我们这位陛下,下了一步好棋啊,这招高啊!你听闻没有,解缙已然进入翰林院了。”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皇帝决策的赞赏和钦佩。
夏元吉点点头,说道:“嗯,听说了。解缙虽轻浮狂傲,但也正直有度,这样人在皇上身边,也好。”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解缙性格的认可和评价。
郁新起身,走到夏元吉身旁的椅子上坐下,随后探过头,低声说道:
“你不感到奇怪么?皇上身为太孙时,齐泰、黄子澄便是东宫之人。
而二人一直极力主张削藩,可皇上却下了另外一步棋,这说明什么?”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皇帝决策的疑惑和探究。
夏元吉沉思片刻,回答道:“老大人,卑职以为,削藩之事,必行不可,然现在时机未到。
二人极力劝谏,力主削藩,显然糊弄不了皇上。而皇上召燕王入京,行京营裁军。
如此行阳谋之策,一安诸藩之心,二缓解经济,三精兵简政,看似裁军,实则加强了对京营诸卫的控制。
如此之后,再行扩军,以裁军之后精兵为基础,召天下强兵入京营诸卫,快速形成强军,以震慑肖小。
显然,齐黄二人,是没有看到的,皇上已然不满。
所以皇上首先擢升解缙入翰林,意为敲打,不知老大人以为然否?”
郁新听后哈哈大笑,拍着夏元吉的肩膀说道:
“哈哈,好啊!你分析得很有道理。
看来我们的陛下确实有着深远的谋划和布局啊!
解缙入翰林院,不仅是对他的赏识和重用,更是对齐泰、黄子澄等人的敲打和警示。
这样一来,他们或许能够收敛一些,不再那么急于求成了。”
说完,郁新背着手,步履轻快地走出了内堂。他的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明王朝未来的繁荣昌盛。
而夏元吉也站在那里,目送着郁新的背影渐行渐渐远,心中充满了对皇帝和国家的期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