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直到大周帝国崩溃之后,世家依然存在,这三百年的乱世,反而让世家再一次变强。
不过有一个东西的出现,让世家即便有变强的大环境,也不复当年。
那就是冶铁技术的提升。
世家是以庄园经济为基础存在的,庄园经济的本质是多人合作耕种。
多人合作耕种是为了最大程度生产粮食。
最大程度生产粮食的目的是为了生存。
人类的本能就是生存和繁衍。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个体家庭很难长时间高效地保持多田亩的耕种。
所以庄园经济其实是时代生产力下的结果,是所有人的共识。
当冶铁技术大幅度提升,采矿效率也变高,铁的价格降低,小家庭也有足够的耕种工具,社会开始变革。
过去的时代,庄园可以收纳五千户。
铁器大发展之后,庄园最多只能收一些走投无路的人,将这些人集结起来,形成部曲。
多的有千来户,少的只有两三百户。
部曲减少,世家当然没有力量在跟京师扳手腕。
可京师也没办法短时间内直接消灭所有世家,因为这三百年来,一直在打仗,京师需要兵马和钱粮。
意味着需要一套高效的动员体系,高效的动员体系的本质是权力延伸到基层发挥作用。
地方权力的结构是世家对民间的影响,他们的兵籍减少了许多,但他们的声望还在。
底层百姓信他们。
于是,皇帝和世家新的底线共识就这样达成了。
世家不得随意扩充部曲,在没有朝廷诏令的时候,更不能随意集结兵力。
这种底线共识,在外部威胁不大的时候,可以一直保持。
但当那些世家面临族灭的威胁的时候,就会被轻易揉碎。
太康七年的秦州之战就是最好的例子。
赵州十二郡诸多郡望纷纷召集部曲,消息传到梁京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