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大概一周的时间,简单和大父终于快要到一个村子里了,把木马车安置好了后,她大父拿出木铎带着她开始步行进村下乡了。
随着木铎之声响起,还在忙碌的人,纷纷停下手中的活,抬头看过去,露出了笑容。
简单也算是感受到了群众或者说这些村落的地方对采诗官有多欢迎了。
采诗官虽然有官服,但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算是官吏,而且还拿着一份微薄的俸禄。
但好在衣食住行官家全部都包了,不然这些采诗官达到不了很多的地方。
简单望着她大父像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在乡野之间徘徊着,亲切的跟着这里的人联络着。
而这边另外的村子里同样也有采诗官,每位采诗官负责一片区域,同样的欢喜和热闹。
好在这两年风调雨顺,大家都好过了许多,脸上也有了笑容。
简单像个小童子一样在旁边拿着竹简记上重要的事情,她大父几乎是靠记忆,然后整理出来交给乐官,乐官在进行艺术加工后献给天子。
虽然她也能记,但这种方式让她觉得更有一些意义。
终于有人把注意力放在简单的身上了,往年大部分都是采诗官一个人来,偶尔出现两个人也是比较年长的人。
突然来了这么个年纪不是很大的小丫头,倍感新奇,但看她穿的服饰,有些人惊奇的说道。
“呦!这是哪里来的学子?是过来游学的吗?”其中一位大婶问道。
“婶,算是游学吧,我正跟着大父学习怎么做好一个采诗官呢。”简单笑着说道。
“你这小女子以后也想做个采诗官?”旁边一大爷惊呼的说道。
简单笑着点了点头,抬头看了看她大父,她大父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道。
“吾带她出来看看…这孩子有颗仁善之心。”
“那你可得好好学哦!”那个大爷说道。
“阿翁,我会的!”简单回道。
那大爷被旁边的大婶一屁股给怼了出去,说道。
“我儿子刚刚跟我说了,这丫头穿的是‘国学’学子的服饰,那是了不起的地方呢!我看这丫头将来一定是个最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