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诗官总是避免不了东家长西家短的一些八卦,有时候还要拉着长篇阔论一番,而从这些里面提取有用的信息。
通过他们的家长里短的观测到他们生活的样子,她大父是这样告诉她的。
不仅要看这里状态怎么样,田地,看人文,还得看他们的精神面貌之类的。
“感觉如何?”她大父两眼含笑的问着。
“嗯…安居乐业,长养子孙,众人嬉戏矣…”简单说道。
“哈哈哈…我问的是与在家相比,在这里还习惯吗?”大父笑出了声问道。
简单自知会错了意,故作正经的咳嗽了两声继续说道。
“别有一番滋味,挺好的,我以后可是个要做采诗官的人,我的脚就是丈量。”
“不错…说的不错,做的也不错,好孩子。”大父笑着说道。
古代普通人通常都困苦,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基本上都吃不饱,油水又少,在他们眼里能每天吃上两顿,每年还能有一些些余粮,已经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了。
是真正的看天吃饭,简单看着正在劳作的人,若有所思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她大父带着她围着这个村子转悠了一圈,然后去看了看今年的田地和种子,亲眼见证他们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然后开始播种。
每个人都干的热火朝天,喊着类似于‘号子’的东西,也不知道谁开了个头一同唱起了诗赋歌谣。
(1)“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
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疆埸翼翼,黍稷彧彧。曾孙之穑,以为酒食。
畀我尸宾,寿考万年。中田有庐,疆埸有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