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父亲口中。
得到对儿子的肯定。
她心中又恨又气。
若不是这皇后位子。
她都想把刘宏拖起来问个清楚。
但身在其位,她无法,也不能做此逾越之事。
何皇后只能按礼法要求。
诏请大将军和三公主持丧事。
大将军何进听到天子驾崩的消息。
赶忙准备入宫。
但人到南宫殿外,遇到旧识潘隐。
要不怎么说用人重要。
这蹇硕身在禁中。
无法识人用人。
这上军校尉手下。
早已被渗透得像个筛子。
潘隐对着何进使眼色。
何进觉得有异。
于是心生警惕。
然后立刻改变主意。
并抄近路返回军营。
随后引兵驻扎在百郡邸。
并对外声称自己生病了。
无法入宫陪丧。
得知何进并没按自己计划中的那样被引入宫。
蹇硕不由叹了口气。
他原本想听从刘宏遗命。
在何进入宫陪丧时,于途中取其性命。
等杀掉何进后,马上拥立刘协即位。
然后外封刘辩为藩王。
令何氏随子就国。
怎奈造化弄人。
他指派的司马竟是与何进有旧识的潘隐。
一招错,步步落。
他只能另想办法。
袁氏宅院。
后将军袁隗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王芬不给力。
但这天,还是很仗义的。
没让他等太久。
离二十九之数,又少一位了。
下一任就是第二十八代。
很快了,很快了。
袁氏天下仲姓的目标。
一定能得以实现。
一定要帮助何进。
让刘辩即位。
袁隗也见过两位皇子。
这刘协若是即位天子。
定然比刘辩更难对付。
按要求,三公九卿皆要进宫。
但如今大将军何进龟缩军营称病不出。
新任太尉刘虞的诏书,尚未加盖天子印玺。
也尚未发出。
人也未到雒阳。
只能由司徒丁宫和司空刘弘二人共同主持大局。
二人率领百官,皆身穿白衣。
头上系着白色巾帻。
无人戴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情哀凄,如丧考妣。
大丧开始。
雒阳全城关闭。
南北二宫,闭门警戒。
所有近臣、中黄门手持兵刃,宿卫大行。
所有虎贲、羽林、郎中署均要戒备森严。
北军五校,需围绕南北二宫屯驻。
谨防有失。
黄门令、尚书令、各御史、谒者不分白天与黑夜。
不断巡查。
以防有人不认真履行职守。
丁宫和刘弘依礼把刘宏的手足拉开放直。
依礼洗浴。
何皇后带着刘辩与刘协,边哭边顿足,有如礼制。
刘辩还有些不知所措。
刘协哭得泣不成声。
何皇后假哭流涕,内心怨声不断。
但刘宏已经不知道这些了。
他口中含着难得一见的大珍珠,身上缠着十二重缇缯,并覆着金缕玉衣。
一动也不动。
任由人在他的身体下加冰盘降温。
百官在殿阁下哭吊。
这天夜里,朝廷向各州部郡国二千石、诸侯王、牧民者各下发五枚带编号的五寸竹使符。
此为大丧符。
郡国上下,遇竹使符到,都要下跪痛哭,尽为臣之礼。
此后,宫中依礼进行小敛。
东园和考工令上奏,请出提前准备好的棺木。
这个棺木有礼制要求。
内外都要刷上赤色。
灵前供案几座上。
还需绘有日、月、乌、龟、龙、虎、双璧、侧卧形的半弦月等。
棺盖饰与旧例相同。
停棺一日。
趁此期间。
蹇硕一计不成。
于是又生一计。
他给赵忠、张让等中常侍写信:
“大将军何进兄弟,独揽大权。”
“如今见帝崩而不陪丧,其实正在和天下党人一起谋划,准备诛杀先帝身边的宦者。”
“现在不能发动,那是因为我掌管禁军,他们还犹豫不定罢了。”
“所以,要效仿当年曹节、王甫之行。”
“等明天,群臣齐聚之时,把宫门关上,捕杀他们。”
众人都有些狐疑。
他们都知道。
这蹇硕是刘宏扶植起来的人。
一来是为刘协。
二来是为了对抗越来越过分的得利宦者。
于是他们对蹇硕的建议反应冷淡。
其中有一人,名叫郭胜。
正是他引见何进之妹。
与何进同属南阳人。
何皇后与何进的富贵得宠。
这郭胜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也因此,他受到何皇后和何进的信任。
郭胜同为中常侍,同样握有权力。
他选择依附何氏,不与蹇硕同流合污。
同样选择依附何氏,还有张让。
张让的媳妇是何皇后的妹妹。
两家有姻亲关系。
自然不会外拐。
若是高望在场。
他也不会反对。
这刘辩可是在他监护下长大的。
谁会跟自己的长期饭票作对呀?
郭胜、张让、赵忠等人经过商议。
他们决定,不按蹇硕的计策行事。
不仅如此,他们反而把蹇硕的书信拿给何进。
何进看过之后,内心大惊。
袁隗得到风声。
要知道袁氏也有人身在禁中。
禁中之事根本瞒不住他。
袁隗指使袁绍的心腹宾客张津登门拜访,示好何进。
袁绍曾为大将军府掾。
这心腹门客张津,也多次往来大将军府。
以袁氏的家世,门客也非泛泛之辈。
何进自然也是识得。
何进大大咧咧,丝毫不怀疑。
便把信件递给张津。
张津知晓后。
于是劝何进说:
“禁中诸位黄门、常侍执掌权柄的时间太长了。”
“他们和长乐太后互相勾结,谋取不义之财。”
“建议大将军要精选贤良之士,整顿天下,为国家除害。”
何进听了张津的话。
原本早就有动手的心思。
一怕落人口舌。
大丧期间,妄动刀兵。
这党人、士大夫与儒生可不会放过自己。
二正苦于无人可用。
而这张津乃是袁绍心腹。
是受袁隗指使前来为自己献策?
是不是袁氏在选边站队?
有何用意?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好了。
怕什么党人、士大夫、儒生。
这袁绍是奔走之友俱乐部成员。
怕什么无人可用。
这袁绍身边那一群人是干什么的!
中平元年起,自己举荐袁绍,任用党人。
于袁氏也算有恩。
或许这袁氏只是报恩之举。
于是何进也果断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