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为自己保留颜面

并汉 做梦中 4136 字 21天前

询问袁氏支持的代价。

张津以手蘸水。

写下四个字:

录尚书事。

不管官当得多大。

没有这四个字。

就等于没有实权。

何进当然知道。

这袁隗所图不小。

但如今他看中围绕在袁绍周围的人才。

以及袁氏世代高官,人心所望。

袁氏门生,遍布天下。

有了袁氏支持。

小主,

自己就成功一半。

这么一想。

这录尚书事也就不算什么了。

只要外甥刘辩,能顺利即位天子。

妹妹能晋皇太后位。

自己依旧是权倾朝野的大将军。

那么这袁隗就只是自己手中的屠刀。

而袁氏门生便是那刀刃。

自己可以掌控他们,来为自己做事。

何进想通此节。

信心就来了。

他胆子壮了。

也不怕蹇硕狗急跳墙了。

于是何进让人进宫,跟妹妹何皇后这么一说。

并拿出蹇硕拉拢时写的书信。

何皇后自然气不过。

想在我儿子即大位时捣乱。

那还了得。

何况这蹇硕就是刘协的护身符。

而刘协正是刘辩的竞争对手。

何皇后连人家母亲都害死了。

若让人翻盘了。

自己的结果会怎么样?

如今有这么一个机会。

能除去蹇硕。

削弱刘协。

何皇后怎么会不同意呢。

于是何皇后下诏。

郭胜、张让、赵忠等人早已做了选择。

由他们出手。

让黄门令缉拿蹇硕。

禁中之事。

禁中了。

蹇硕根本来不及通知宫外的部属。

就这么被抓了。

送入河南尹袁术下的雒阳诏狱。

而何进在宫外,以何皇后的诏令,接管蹇硕兵马。

何进看着手中西园上军校尉的兵符。

不由咧嘴笑了。

一场潜在的风云。

就这么让自己有如屠羊宰豕一般。

化解于无形。

还随手收了兵符。

既削弱对方,又壮大自己。

真是天生的屠手。

中平六年,四月,十三,戊午。

按礼制,将在大殿两柱之间进行大殓。

十七岁的刘辩也将在大殓之日,于刘宏灵柩前即皇帝位。

这么重要的事,大家都不敢怠慢。

五官、虎贲、羽林早早率领本部人马。

手持虎贲戟,驻守在大殿端门台阶的左右。

中黄门也手持武器侍卫于殿阶之上。

夜漏时分,百官依礼身穿丧服入宫。

昼漏上水,大鸿胪设九宾,随同站立大殿之下。

谒者引导各侯爵、王爵依次站在殿下。

宗室各侯爵、四姓小侯爵站在后边他们后边。

所有人面朝向西,以北为上依次排列。

司仪引导大将军何进、司徒丁宫、司空刘弘来到自己的位置。

他们在大殿之下,面朝向北。

特进侯排在中二干石之后。

列侯排在二千石之后。

六百石和博士等人站在最后。

百官郡臣和前来陪丧的人都排成双行,以西为上。

并在自己的位置站好。

众人终于看到久违的大将军何进出席。

不由安下心来。

等大鸿胪报告。

随着一声:

“官员到齐。”

谒者这才报告给主持丧事的人。

何皇后面朝东。

带领刘宏的贵人、万年公主以及宗室妇女。

她们依次站在何皇后的后边。

即将就任天子的刘辩也站在东边,面朝向西。

而九岁的刘协,则稍稍后退,站在南边,面朝向北。

所有人都跪伏地上痛哭。

大鸿胪传令:

“哭。”

群臣跟随传令痛哭。

何进、丁宫、刘弘从阼阶逐渐上前,依次安放棺木中的各种物品。

近臣依照旧例,协助辅佐。

刘辩按照礼制,边哭边顿足。

主管丧葬的东园匠人和武士钉下盖钉。

截去牙形装饰。

太常则奉上太牢等祭奠之物。

太官食监、中黄门、尚食等官员奉上第二批祭奠。

主事者依礼制服侍。

太常、大鸿胪依礼传令哭。

何进、丁宫、刘弘上奏尚书顾命。

请刘辩在刘宏棺木灵柩前,即天子位。

并请何皇后晋为皇太后。

如此一来。

刘辩便是天子,何皇后变为何太后。

等群臣出宫,换穿吉服入朝拜见。

因为刘虞还未到雒阳就任太尉。

所以由大将军何进代替。

从阼阶登上,向灵柩前的御座,面北稽首。

并宣读册书。

完毕后,改面朝向东,把传国玉玺和天子印绶跪着上交刘辩。

请刘辩即皇帝位。

中黄门掌兵把玉具剑、隋侯珠、斩蛇宝剑交付何进。

并向群臣宣告,群臣都呼喊万岁。

随后使者奉刘辩诏令。

大赦天下,改元为光熹。

封皇弟刘协为渤海王。

这时才能打开城门、宫门,撤除屯驻护卫的兵士。

群臣百官才能依次退下,依礼换回丧服继续入宫。

一场仪式下来。

终于称心如意。

何进与何皇后笑得犹为开心。

一点也不像家有大丧之人。

南宫永乐太后。

也就是刘宏的母亲董太后。

黯然地坐在自己的房内。

她眼泪直流。

自己当初跟着刘宏一起来到雒阳。

这么多年下来。

母子两人也为河间亲戚做了不少事。

最终却便宜了大殿上的那群人。

但她也没有办法。

眼下还有刘协,还有侄儿骠骑将军董重。

她也不是一无所有。

这场刘辩即位的繁琐礼仪终于结束。

何太皇、何进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次他们要感谢袁隗。

接下来他们为酬谢袁氏。

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

封袁基为太仆。

封袁绍为司隶校尉。

封袁术为虎贲中郎将。

当然了,这些都是何进口头上已经应承的事。

但下诏及工作交接还需有个过程。

并不会当场生效。

本来何进还想让刘辩为袁隗的女儿赐婚。

但袁隗心目中的男方张范不肯。

他看不惯袁隗出卖灵魂。

曲意讨好屠户何进。

丢了士大夫的脸面。

张范,字公仪。

河内修武人。

祖父张歆,曾任司徒。

父亲张延,曾任太尉。

这家世也算是配得上袁氏。

可是这张范性情恬淡平静,乐于守道,轻视功名利禄。

面对征召任命完全不接受。

如此守节的士大夫,根本不屑于用结亲拉拢!

因为此节,袁隗拒绝了何进的好意。

为自己保留一丝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