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你们为何要反对

并汉 做梦中 3946 字 21天前

而关东联盟。

若是二袁能够齐心合力。

扣除益州刘焉自守。

徐州陶谦不认同袁绍为盟主。

交址未表达意向。

此消彼长。

未尝会输给董卓。

只是现实这二袁争执,形成内耗。

这对讨伐董卓大业形成不利局面。

而这也是荀彧与曹操的共同心声。

随后荀彧又提了一句:

“但董并州治下,行新政,屏四患,崇五政,其志不小,不可小觑。”

荀彧口中说的四患五政乃是为政之术。

四患是伪乱俗,私坏法,放越轨,奢败制。

小主,

五政是兴农桑,审好恶,宣文教,立武备,明赏罚。

按荀彧的意思。

这董先能以丰民财,定民心,立其志,养其人,藏富于民等策略吸引众多流民前往。

这才是最大的潜力。

相比其它诸侯只顾眼前的权利纷争。

甚至杀鸡取卵,无长远规划。

董先无疑更高一筹。

更值得曹操重视。

曹操回想董先酸枣会盟以来。

明明都是一起讨伐董卓。

但只有董先讨伐了董卓。

却还被董卓封灵丘侯和征北将军兼并州牧。

甚至还持节钺。

然后还能与董卓和平相处。

如今河东、河内与三辅、弘农、河南。

二董以大河为界。

互相井水不犯河水。

这着实奇怪。

但这董先与自己又有救命之恩。

好在并州与兖州并未直接接触。

再加董先还奉袁绍盟主之命。

还有缓和关系的机会。

曹操在荀彧的启发下,想通事的越来越多。

两人彻夜交谈。

意见一致。

曹操心中大喜。

直接赞赏荀彧:

“文若真是我的张良呀!”

于是任命荀彧为奋武司马。

这时荀彧才二十九岁。

同样没有选择袁绍的还有胡昭与和洽。

胡昭表字也是孔明。

但他是颍川人。

见韩馥的下场。

他心有唏嘘。

所以辞谢袁绍的任命,回归故乡隐居。

而袁绍兼任冀州牧,便安排使者迎接家乡汝南的士大夫。

很多人都选择北上。

但当初不愿接受大将军征召的和洽却有不同看法。

他认为冀州地势平坦开阔。

黔道庶民众多,四面皆可应敌。

必会成为争夺之地。

袁绍虽然能凭此强大。

但也可能因此衰弱。

但荆州不一样。

刘表仅有守成之愿。

且能爱惜人才。

再加有大江阻隔,是个容易坚守的地方。

于是和洽带着族人故旧南下归附刘表。

刘表待以上宾之礼。

但和洽说:

“我之所以没有接受袁冀州的征召,主要是想避开是非之地。”

“如今乱世开启,不能轻易做出选择。”

“昏世之主,时间一长就会面临险境。”

“因为会有小人混在其中挑拨离间。”

于是和洽告别刘表,南渡武陵隐居。

同样避居荆州的还有杜袭、繁钦等人。

有人选择曹操,有人选择刘表。

当然也有人选择袁绍。

比如瘿陶长董昭。

虽然钜鹿郡守司马直心系董先。

而韩馥也明确将中山、常山和钜鹿三郡划归董先。

也得到袁绍认可。

但官员来去,却是双向选择。

因为袁绍家世更盛。

所以董昭选择袁绍。

袁绍也未亏待董昭。

他让董昭接任赵国柏人县令,并参军事。

这意思非常明显。

柏人地处常山、钜鹿、赵国和上党四郡交界。

就像一把尖刀,直抵董先腰肋。

当然也有人选择下扬州。

比如沛国相人刘馥。

表字元颖,他就选择避乱扬州。

有人选择投身乱世,建功立业。

但有人选择读书学习。

比如河内赵商,甘陵崔琰、公孙方、王经,乐安任嘏,北海张逸、孙乾,鲁国刘琰,东莱王基,汝南程秉,山阳郗虑,南阳许慈等人。

他们投身大儒郑玄门下。

此时正避难徐州。

还有人选择继续对抗董卓。

董卓西入长安。

河南尹朱俊因与孙坚沟通,怕被报复而逃往荆州。

于是董卓任命弘农杨懿接任河南尹,重新夺回雒阳。

朱俊听说后,便发起二次讨伐董卓,杀回雒阳。

但雒阳残破不堪,人口凋敝,财源枯竭。

朱俊无奈,只能撤离雒阳,改驻兵中牟。

与占据酸枣的袁绍部属隔着鸿沟水相望。

朱俊爱将孙坚,是袁术手下。

朱俊受难,选择逃往南阳。

这表明两方立场有些不同。

与其说是互为邻居,不如说是互相监看。

只是为了讨董大业,表面相安而已。

董卓得知朱俊收复雒阳。

于是派李傕、郭汜率数万人屯驻河南。

防备朱俊。

朱俊率兵反击,但寡不敌众。

只好驻扎成睾虎牢关,不敢再图谋关中。

李傕、郭汜击退朱俊。

董卓不由大喜过望。

但他自己也很清楚。

未来局面会更加严峻。

尤其是明的不行,便会来暗的。

比如刺客刺杀。

这事可不稀奇。

前有阳球让刺客刺杀蔡邕。

后有刘平让刺客刺杀刘备。

其实董卓自己也是猛将兄。

但年纪大了,日子好了,身材也臃肿不堪,身手不复从前。

于是他把中郎将吕布调到身边,夙夜守护,以防不测。

但董卓生性刚烈,脾气急躁多疑。

有时会因气愤而忘了自己的身份。

吕布曾经因为小事,让他很不高兴。

于是他随手拔出手戟,便投向吕布。

好在吕布身手敏捷,及时躲开。

可明明只是小事,却还要让自己道歉。

虽然董卓接受吕布道歉,表示不再介意。

但越是这样,越让吕布感到郁闷心塞。

于是他的心中,开始怨恨董卓。

不值守之时,常以酒消愁。

甚至也开始敢和董卓的小妾侍婢,撩骚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