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傅奕虽对佛教抵制甚坚,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佛教在我大唐传播之广,影响之深。其能坚守儒道思想,与之抗衡,亦是难能可贵。这就像在汹涌的波涛中,坚守一座孤岛,虽艰难却有其意义。他就像一位孤独的勇士,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李治在一旁问道:“父皇,那佛教在大唐如此盛行,为何傅奕要反对呢?是佛教不好吗?儿臣这脑子就像一团乱麻,理不清头绪。”他单纯地思考着,像一个探寻真理的小哲学家,那认真的模样仿佛要把这世间的谜题都解开。
李世民耐心地回答道:“稚奴,佛教有其教义之善处,能劝人向善,给人心灵慰藉。但傅奕认为,佛教之兴盛,或会影响我大唐子民对本土儒道思想之尊崇,且一些佛教寺院广占田产,隐匿人口,对我大唐之经济、民生亦有影响。这就如同天平两端,一端过重,便会失衡。这就像一个装满东西的口袋,如果一边装得太多,就会失去平衡,导致其他东西都装不下了。”
小主,
李泰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宗教之事,当平衡对待。可引导佛教遵循大唐律法,发挥其善处,亦不可让其肆意扩张,影响大唐根基。这就像驾驭一匹骏马,要使其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其带着乱跑。这就像一位驯马高手,既要让马跑得欢快,又不能让它脱缰而去。”他眼神中透着一丝睿智,仿佛已经有了诸多治理宗教事务的良策,那眼神犹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明亮而充满智慧。
李承乾应道:“泰弟所言极是。儿臣建议可召集儒道释三家之人,共同研讨,制定一些规范,让三者在大唐境内和谐共存。这就像三条溪流汇聚,若能引导得当,可成一股有益之洪流。这就像一位巧匠,把不同的材料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打造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李世民看着两位皇子,欣慰地说:“你们能如此深入思考宗教之事,朕甚感欣慰。大唐之文化繁荣,需包容万象,但亦要有主次之分。傅奕之事,便是给朕与你们的一个警示,要妥善处理宗教之事,不可大意。你们就像大唐文化花园中的园丁,要精心呵护每一朵花朵,让它们都能在大唐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你们就像大唐的希望之星,在文化的天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引领着大唐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此时,在长安的街头巷尾,百姓们也在议论着傅奕之事。
一位老者说道:“傅奕大人一生刚正,他对佛教之事,虽有人赞,有人弹,但他的勇气实在令人钦佩。他就像那老松,不管风吹雨打,始终坚守自己的立场。”
一位年轻书生接话道:“是啊,他的《高识传》让我等对佛道之争有了更多的认识,这大唐的思想界,因他而更加波澜壮阔。他就像一位思想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在这复杂的思想迷宫中探索。”
而在一些寺庙之中,僧人们则在佛堂内诵经祈祷,对于傅奕的去世,他们有着复杂的心情。有的僧人认为傅奕是佛教的阻碍,而有的僧人则敬佩他的坚持与正直。
在皇宫内,李承乾和李泰继续商讨着宗教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