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秋意渐浓,生活的新篇
京城的秋天,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师,带着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悄然为这座古老的城市勾勒出一幅绝美的画卷。四合院中,那几棵高大的银杏树像是被打翻了颜料盘,层层叠叠的叶片从翠绿渐渐染上金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微风轻轻拂过,树叶相互摩挲,发出沙沙的声响,随后便如同一只只金色的蝴蝶,悠悠然地飘落下来,不一会儿,就在院子里铺就了一层柔软而华丽的 “金毯”,踩在上面,发出轻微的脆响,仿佛是秋天奏响的独特乐章。
街边的店铺门口,也像是一夜之间被秋天施了魔法,摆满了各种各样新鲜的秋果。红彤彤的柿子高高挂起,像一个个小灯笼,散发着诱人的光泽;饱满的石榴咧开了嘴,露出晶莹剔透的籽儿,像是在向人们展示着丰收的喜悦。空气中弥漫着果香与秋日特有的干爽气息,将京城的秋意烘托得愈发浓郁醇厚,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
傻柱和娄晓娥满心欢喜,一头扎进了秋季特色菜品的筹备之中,对新推出的炒栗子和羊肉汤寄予了满满的厚望。为了寻得最优质的栗子,傻柱不辞辛劳,天不亮就赶到了菜市场,在众多摊位中仔细挑选。他拿起一颗颗栗子,放在手中掂量,轻轻捏一捏,感受其饱满程度,最终选定了来自燕山的栗子。这些栗子个头均匀,外壳油亮,一看就品质上乘。之后,他又四处打听,找到了一位在炒制栗子方面颇有心得的老行家,虚心请教独特的炒制方法。老行家毫不吝啬,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倾囊相授,傻柱如获至宝,回到餐厅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尝试。他按照老行家的指点,在锅里加入适量的粗盐和饴糖,小火慢炒,随着温度的升高,栗子的香气逐渐散发出来,弥漫在整个餐厅,引得过往的行人都忍不住驻足张望。
羊肉汤的制作同样费尽心思。娄晓娥亲自挑选鲜嫩的羊肉,每一块羊肉都色泽红润,纹理清晰。回到厨房后,她将羊肉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放入清水中浸泡,去除血水。随后,搭配上精心准备的枸杞、党参、当归等滋补食材,放入大锅中,用小火慢炖。随着时间的推移,汤汁逐渐变得浓郁醇厚,香气扑鼻,光是闻着就让人垂涎三尺,仿佛全身的细胞都被这浓郁的香味唤醒,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这秋日的美味。
新菜品推出之初,顾客们的反响十分热烈。餐厅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不少顾客被羊肉汤的鲜美所吸引,一口汤下肚,脸上立刻露出满足的神情,赞不绝口:“这羊肉汤,味道真是绝了,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了!”“还有这炒栗子,香甜软糯,一吃就停不下来。” 听到这些夸赞,傻柱和娄晓娥的心里乐开了花,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问题就接踵而至。一天,一位顾客皱着眉头,向服务员招手:“你们这羊肉汤,膻味也太重了,根本没法好好喝,这怎么回事啊?” 服务员连忙将情况告知傻柱和娄晓娥。与此同时,另一位顾客也反映:“这炒栗子虽然香甜,可剥壳的时候太容易碎了,吃起来太费劲,能不能改进一下?” 听到这些反馈,傻柱和娄晓娥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焦急。
“这可咋整?好不容易推出的新菜品,不能就这么砸了。” 傻柱眉头紧锁,在厨房里来回踱步,双手不停地挠着头发,一脸懊恼。
娄晓娥也一脸愁容,她托着下巴,仔细思考后说道:“要不咱试试在炖羊肉的时候多放些去腥的调料,比如白芷、花椒、陈皮之类的?这些调料不仅能去腥,还能增添独特的香味。至于炒栗子,咱再研究研究炒制的火候和时间,看看能不能改善。”
于是,傻柱和娄晓娥一头扎进厨房,开始了新一轮的尝试。他们将各种去腥调料按照不同的比例放入羊肉汤中,每一次炖煮都仔细记录味道的变化。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找到了最佳的调料组合。当改良后的羊肉汤端上桌时,膻味明显减轻,取而代之的是浓郁的鲜香,顾客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对于炒栗子,傻柱更是下足了功夫。他反复调整火候和时间,从大火快炒到小火慢烘,每一次尝试都认真观察栗子的变化。他还尝试了不同的炒制工具,从传统的铁锅到特制的炒栗机,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改进,最终找到了一种方法,让栗子既能保持香甜,又更容易剥壳。改良后的菜品重新推出后,赢得了顾客们的一致好评,餐厅的生意愈发红火,每天都座无虚席。
四合院这边,平静的生活突然被打破。一天清晨,当人们像往常一样去公共水井打水时,却发现井水变得浑浊不堪,还散发着一股刺鼻的异味。这可急坏了大家,没了干净的井水,日常生活都成了难题。易中海作为四合院的一大爷,再次站了出来,他敲响了每家每户的门,召集大家到院子里商量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