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考验
京城的春天像是被大自然打翻了颜料盘,浓郁的色彩肆意泼洒在大街小巷。路边的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细长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少女的发丝;桃花、杏花争奇斗艳,粉的似霞,白的像雪,馥郁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引得蜜蜂、蝴蝶在花丛间忙碌穿梭。在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傻柱和娄晓娥的餐厅在新菜品京味糖醋虾仁卷的助力下,生意愈发红火,餐厅里从早到晚都热闹非凡,食客们的欢声笑语不断。然而,命运似乎总爱给人出难题,新的挑战毫无征兆地接踵而至。
这天,傻柱正哼着小曲儿在厨房里忙活,电话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他赶忙擦了擦手,接起电话,脸色却瞬间变得凝重。原来是食材供应商打来的,告知他由于运输成本大幅增加,再加上近期货源紧张,肉类和蔬菜的价格都要大幅上涨。挂了电话,傻柱只觉脑袋 “嗡” 的一声,像是被重锤狠狠敲了一下。他心里清楚,一旦按照供应商的提价采购,餐厅的成本将会直线上升,利润空间势必会被严重压缩。可要是提高菜品价格,顾客们还愿不愿意买单呢?弄不好,这辛苦积攒起来的人气和口碑就要付诸东流。
“这可咋整?这菜价一涨,咱的利润可就没多少了,客人要是再少了,这生意可就难办了。” 傻柱心急如焚,在餐厅里来回不停地踱步,眉头紧紧拧成了一个死结,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娄晓娥在一旁看到傻柱的模样,心里也跟着揪了起来。她强自镇定,思索片刻后,开口说道:“咱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得想办法。要不咱再找找其他供应商,看看能不能找到价格合适的?” 娄晓娥明白,在这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必须主动出击,才能在困境中寻得一线生机。
说干就干,傻柱和娄晓娥开启了寻找新供应商的艰难之旅。接下来的几天,他们起早贪黑,跑遍了京城的各大菜市场和食材批发市场。菜市场里人声鼎沸,各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他们穿梭在一个个摊位前,一家一家地询问价格,仔细对比食材的品质。可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大多数供应商给出的价格都相差无几,而且因为春季食材需求旺盛,优质的货源都被抢购一空,十分抢手。每问一家,希望就破灭一分,两人的心情也愈发沉重。
就在他们几乎要绝望的时候,傻柱偶然从一位老顾客口中听说,在京城偏远的一个农村,那里的农户自家种了很多蔬菜,还养了不少家畜,食材不仅新鲜,价格也相对便宜。傻柱和娄晓娥一听,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立刻决定去碰碰运气。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他们就匆匆坐上了前往农村的班车。班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可两人都无心欣赏。经过几个小时的折腾,他们终于到达了那个村庄。一进村,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的空气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村里的农户们十分淳朴善良,看到傻柱和娄晓娥来采购食材,都热情地迎了上来,纷纷拿出自家的农产品,脸上洋溢着憨厚的笑容。
傻柱和娄晓娥仔细挑选着,他们发现这里的蔬菜都是纯天然种植,没有喷洒农药,菜叶上还留着被虫子咬过的痕迹,拿在手里,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泥土清香,味道格外鲜美;肉类也都是农户自家养殖,猪是吃着粮食和野菜长大的,肉质紧实,纹理清晰。两人像发现了宝藏一样,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一番精挑细选后,他们与农户们达成了合作协议,以相对合理的价格采购了大量食材。看着装满食材的车子,傻柱和娄晓娥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解决了食材供应问题,傻柱和娄晓娥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又开始为餐厅的服务质量犯起了愁。随着餐厅生意越来越火爆,顾客越来越多,服务员有时会忙得晕头转向,顾此失彼。经常有顾客点完菜后,要等很久才能上菜,有的甚至等得不耐烦,直接起身离开。还有些顾客因为上菜速度慢,开始抱怨,这让傻柱和娄晓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咱得想办法提高服务效率,不然客人都要被气跑了。” 娄晓娥看着餐厅里有些混乱的场面,焦急地对傻柱说。她的眼神中满是担忧,深知服务质量对于餐厅的重要性。
傻柱挠了挠头,想了想,说:“要不咱再招几个服务员?还得给他们好好培训培训,让他们知道怎么服务好客人。” 傻柱明白,要想让餐厅长久地经营下去,优质的服务必不可少。
很快,他们便在餐厅门口贴出了招聘启事。没几天,就有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前来应聘。傻柱和娄晓娥亲自面试,挑选了几个看起来机灵、踏实的年轻人。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开始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傻柱亲自示范如何点菜、上菜,他动作娴熟,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点菜的时候,要热情、耐心,给客人推荐合适的菜品;上菜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洒出来,动作要轻、要快。” 娄晓娥则教导服务员如何与顾客沟通、处理顾客的投诉:“客人有意见的时候,一定要耐心倾听,不要和客人争吵,要站在客人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经过几天的培训,新服务员们逐渐熟练起来,餐厅的服务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顾客的抱怨声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满意的笑容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