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怎敢欺骗公堂、蒙蔽上级。”
正在询问间,只见从屏风后面走出一个小衙内来。
他才四岁,长得端庄美丽,是知府的亲生孩子,知府爱惜得如金似玉。
那小衙内见到朱仝,径直走过来就要他抱。
朱仝只得抱起小衙内,把他放在怀里。
那小衙内双手扯住朱仝的长胡须,说道:
“我只要这个长胡子的抱。”
知府说道:
“孩子,快放开手,不要胡闹。”
小衙内说道:
“我只要这个长胡子的抱,还要他和我去玩。”
朱仝对知府说道:
“小人抱着衙内去府前随便走走,玩一会儿就回来。”
知府说道:
“既然孩儿喜欢你抱,那就去玩一会儿再回来吧。”
于是,朱仝抱着小衙内出府去,给他买了些糖果和小吃,转了一圈后再回到府里。
知府看见,问衙内道:
“你们到哪里去了?”
小衙内说道:
“这个胡子带我在街上玩,又买糖和果子给我吃。”
知府说道:
“你哪里有钱买东西给孩子吃?”
朱仝禀报:
“只是略微表示一下小人的孝敬之心,何足挂齿。”
知府让人端了酒来给朱仝喝。
府里的侍婢捧着银瓶果盒,斟酒连着让朱仝喝了三大杯。
知府说道:
“以后孩儿若要你陪着玩,你可以抱他去玩。”
朱仝说道:
“恩相的旨意,怎敢违抗。”
从此,朱仝每天都会来和小衙内上街玩耍。
时光流转,到了七月十五日盂兰盆大斋的日子,各地点放河灯,准备好事宜。
当天傍晚,侍婢来吩咐朱仝:
“小衙内今晚要去看河灯,夫人交代了,你去抱他去看看。”
朱仝答道:
“小人马上去。”
小衙内穿着绿纱衫,头上戴着珠子装饰,从屋内走出来。
朱仝将小衙内抱在肩上,出府前往地藏寺观看放河灯。
那时刚刚是初更时分,只见:
钟声杳霭,幡影招摇。
炉中焚百和名香,盘内贮诸般素食。
僧持金杵,诵真言荐拔幽魂;
人列银钱,挂孝服超升滞魄。
合堂功德,画阴司八难三涂;
绕寺庄严,列地狱四生六道。
杨柳枝头分净水,莲花池内放明灯。
~~~~
钟声幽远,幡影晃动。
炉中焚烧着百和名香,盘子里盛放着各种素食。
僧人拿着金杵,念着真言超度幽魂;
人们排列着银钱,穿着孝服超度滞留的魂魄。
全堂的功德,描绘着阴司的八难三涂;
环绕着寺院的庄严,罗列着地狱的四生六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柳枝头洒下净水,莲花池内放上明灯。
当时朱仝肩背着小衙内,绕着寺院看了一圈,然后来到水陆堂的放生池边看放河灯。
那小衙内趴在栏杆上,一边看着,一边笑着玩耍。
这时,忽然有人在后面拽住了朱仝的袖子。
那人对他低声说道:
“哥哥,请借一步说话。”
朱仝回头一看,却是雷横。
朱仝吓了一跳,赶紧说道:
“小衙内,你先乖乖坐在这里,我去给你买糖,你千万别乱动。”
小衙内说道:
“你要快点来呀,我要去桥上看河灯。”
朱仝说道:
“我马上就来。”
随后,朱仝便转身走向雷横。
朱仝问道:
“贤弟怎么会在这里?”
雷横拉朱仝到安静的地方,说道:
“自从哥哥救了我的性命,我和老母亲没有地方可去,只能上梁山泊,投奔宋公明入了伙。”
“小弟说起哥哥的恩德,宋公明也同样惦记哥哥旧日放走他的恩情。”
“晁天王和众头领都非常感激你。”
“所以今天特地派小弟和吴军师一同前来,请你上山。”
朱仝说道:
“吴先生在何处?”
刚说完,吴用便走了过来,拜道:
“吴用在此。”
朱仝慌忙还礼道:
“好久不见,先生一切可好?”
吴用答道:
“山寨中众头领都很感激哥哥,特地请您上山一聚。”
朱仝听罢,半天答不上话,最后说道:
“先生误会了。”
“我放了雷横是因为义气,而不是为了上山入伙,我也不愿再受这种牵连。”
“我现在已经在这里安顿下来,做了一个良民,如何能再做这些事呢?”
“你们请回吧,千万不要再提这事。”
雷横说道:
“哥哥,你不想为他人做事,难道不想过自己的日子吗?”
“不如上山和我们一起,众头领都非常尊敬你。”
朱仝激动地说道:
“你这是在挑唆我做不义之事!”
“我曾经为了你母亲而放过了你,现在你却来逼迫我上山。”
吴用说道:
“既然都头不肯去,我们就告辞了。”
朱仝说道:
“请二位将我的心意回复给各位头领。”
于是,三人便一同返回水陆堂。
到了池边,却不见了小衙内。
朱仝心里不免叫苦。
雷横拉住朱仝,说道:
“哥哥别找了,多半是我带来的两个随从听到哥哥不肯去,所以反倒抱走了小衙内,我们一起去找。”
朱仝说道:
“兄弟,这不是闹着玩的。”
“这个小衙内是知府相公的命根子,他将孩子托付给我。”
“我必须把小衙内全须全尾地带回去。”
雷横说道:
“哥哥先跟我来。”
朱仝跟着雷横、吴用,三人离开了地藏寺,直接到了城外。
朱仝心里发慌,就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