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秦淦西艰难下咽的样子,姑奶奶说道:“淦西,你吃不惯的话,就吃包子和油条。”
吃饭前,何娟就说了,包子和油条明天当早餐,不然这饭可能会馊。
秦淦西也知道,家里很凉快,包子可能不会馊,油条更不会,所以不会去破那个例,摇头应道:“姑奶奶,我吃得惯。我是想明年不再这么吃。”
何娟说道:“红薯容易坏,没办法收很长时间。”
秦淦西应道:“等爷爷回来后,我再挖一个新的。”
红薯保存确实很复杂,在保证表面不破损的情况下,还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但如果不是为了留种,那就要简单多了。
秦淦西的话刚说出口,小弟马上说:“妈,我想今晚吃油条和包子,不然会想得睡不着觉。”
四妹马上说:“是呢,饭会坏,包子和油条也会的。那么好的东西,如果变坏就可惜了。”
秦淦西差点把嘴里嚼得半碎的薯米饭喷出去。
三妹太鬼了,自己不说,让小弟说;四妹太憨了,没搞清路数就跟风。
别人可能没发现,他是看到了的,三妹不着痕迹地戳了一下小弟,小弟就说要吃油条和包子,显然之前就商议好了的。
何娟用筷子轻轻打了一下秦平安,然后站起来,“就知道吃好的。”
站起来走向厨房,把油条和包子全部拿出来放到桌上,“五根油条,你们姑奶奶、你们爸、你们大哥每人一根,你们四个一人半根。包子每人一个尝尝味,剩下的明天吃。”
小弟和四妹马上发出胜利的欢呼,“好哎,吃包子油条喽。”
秦淦西没有拒绝包子,但拒绝了油条,放到何娟碗里,“我吃过,您吃。”
凉了的油条,没那股味了;凉了的包子,盐菜味还在。
四妹左手拿着包子,右手拿着油条,一口油条一口包子,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
小弟也是如此,但他每吃完一口都要发出感叹:“包子好吃,油条真香,要是能天天吃该有多好。”
没人给予回应,都在吃自己的包子、油条。
看到这一幕,秦淦西不禁感叹,再过四十年,这样的东西想吃多少就会有多少,那时像小弟一样年纪的,有的还在被追着喂饭。
吃完包子,秦淦西倒了一些鱼汤到碗里。
扒一口汤饭,马上感觉腥味直冲脑顶。
油少,只有紫苏没有姜,腥味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