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中饭后,秦淦西睡了半个多小时,起来后,看到爷爷站在大门外,看向前面的小河。
他走到爷爷身后,也看向小河,原来是五小只都在河里,在摸螺蛳。
连续三天都吃螺蛳,并且分量不少,看来都吃上瘾了。
看了一会后,他问道:“爷爷,我想再挖个地窖收红薯,到哪间房里挖好?”
为了方便,一般都把地窖红薯地窖挖在屋里,这样可以相对稳定温度,也便于拿取。
爷爷说道:“家里已经有两个,他们的户口都转出去了,今年没多少红薯,不用挖。”
“以往每年都要分三四千斤,今年分一千三四百斤还是有的,家里那两个也装不下。”
“淦西,干红薯米虽然不好吃,但还是要做一些的。现在大家的生活都只有这样,我们家虽然你爸妈有工作,还有你大姑、大伯支援,但不能太突出。要记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听到爷爷的话,秦淦西很惊讶。
他从来都没说过这么长的话,难道以前看到的都是假象,是因为找到大姑、大伯了?
还有,从来都没看到他看过书,却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他以前在掩饰自己,还是听别人说的?
这段时间来,秦淦西觉得家人的性格都有变化,爷爷、秦励国、何娟、淦媛,都和以前的认知不一样,有种需要重新认识的感觉。
想了想,他说道:“那就改造一个,在周围加点木炭,防止红薯坏掉。”
他记得前世的时候,家里收藏的红薯不是发芽就是腐烂,后来上网查资料,才知道红薯储藏有温度湿度的要求:温度低于十五度会冻坏,相对湿度高于90%会发芽。
红薯的水分本来就高,在旁边铺一层木炭可以吸收水分。
没想到爷爷是这么回应的:“加木炭的话,可能会让红薯变蔫,今后发不了芽,到时候自留地的红薯苗都得找别人要。”
秦淦西顿时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了。
现在有的地方已经公社化了,在办理何娟工作有关证明的时候,合作社胡主任也说这里要公社化,只要进行这个,自留地就没有了。